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消费纠纷与日俱增 奏出车市不和谐音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qing

[03-3-25 14:51] 作者:王莉


  一、汽车质量问题多,安全权益受威胁

  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赋予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之一,但从全国情况看,汽车投诉中质量问题有2915件,占投诉总量的74.38%,这其中包括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的免检产品和世界知名品牌的进口汽车。

  二、经营不诚信,实现公平交易权益难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消费者从汽车的外观很难看出汽车的内在质量。有的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将经过修理、装饰一新后的旧车、劣车冒充新车卖给消费者。

  三、检测鉴定难,消费者难过举证关

  各地消协普遍认为汽车纠纷调解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检测难、鉴定难。首先是因为国内的检测机构少,有些项目没有技术标准;其次因为无检测设备;再次是检测费用高。尤其是进口汽车发生故障甚至事故,往往只能由生产企业自行检测鉴定,其公正性、客观性让消费者难以认同。面对举证难关,很多消费者不得不望而却步。

  四、说明书难读懂,消费者获知权难落实

  《消法》第三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力。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消费者普遍反映汽车说明书看不明白,尤其是进口汽车说明书写得太专业,像一篇机械论文,更难看懂;有的翻译水平低的连语法都不通。而通过非正常渠道买的汽车,要么没有中文使用说明书,要么就是由代理商自己翻译的,消费者从中无法全面、清楚地了解汽车的性能、售后服务等情况,给日后消费争议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五、汽车修理业何时能让消费者放心

  由于绝大多数汽车消费者是汽车维修的门外汉,汽车开进维修站,只能听任维修站摆布。如果维修站缺乏诚信,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就难以得到保障。

  汽车维修方面的投诉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一些维修人员水平差,没有经过正规的技术培训,维修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收费混乱,将汽车的小毛病故意夸大,从而漫天要价;三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四是维修时间难以保证,何时取车没谱。

  六、“三包”承诺形同虚设,故意规避法定义务

  汽车商品由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消费者自购买之日起就踏上了保养和维修之路,而目前汽车商品的“三包”尚未列入政府规定的“三包”目录中。据了解,如果发生纠纷,消费者只能依据《合同法》、《产品质量法》、《消法》和《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进行维权。而一些厂家为了自身利益,故意制定对自己有利的“三包”条款,将汽车修、退、换的门槛抬得很高,以制约消费者。在一些汽车企业自己制定的“三包手册”中,多数零部件不三包,有些零部件虽然实行三包,但其内容非常可笑、荒唐,如规定汽车的灯泡、灯罩、雨刮片、蓄电池等部件仅保修“五天”,全车玻璃等保修“一个月”,这分明是向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发出的挑战,是对自己生产的汽车质量没有信心的表现。

[上一页] [1][2][3] [下一页]

发给好友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大揭露:究竟是谁在阻止汽车大降价?
·车商出尔反尔?!喊着不降价还在搞促销
·火热出炉!美杂志评选出50年来10大名车
·去年英国成为西欧汽车市场最大的亮点
·人为加价影响市场 九大问题困扰深圳车市
·俄罗斯汽车市场日愈成熟 汽车公司竞相投资
·误导、权责、隐瞒、争议 汽车投诉有四难
·买车也有加急费?专家:不要轻信商家
·英国权威机构发布2003年汽车市场预测!
·广州车市春节没放假 市场异常火爆
汽车搜索
栏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