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汽车动态 / 评论 / 媒体聚焦
“中国制造”后继无人--如何看待中国制造现象

出处:pcauto
责任编辑:marvin

[03-11-18 9:53] 作者:雷明


  当世界制造业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向中国汇聚的时候,制造一词在中国却愈来愈快地贬值:企业高薪招不到高技能技工,家长越来越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技术、当工人。十几年前还很吃香的工人,如今几乎成了没出息、没地位的代名词。

  也许若干年后,中国官员们在热情欢迎外商前来投资办厂时会善意地提醒一句:工人请自带。

  完全可以肯定,没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技工支撑,“中国制造”的路会越走越窄。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的装备水平不可能在朝夕之间赶上先进发达国家,“中国制造”的潜力和优势在于拥有一大批价格相对便宜的高技能人才,如果我们在装备上比不过发达国家,工人技能水平比不上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必将失去了后劲。如今技能人才难找,没人愿意学技术,根子在哪?笔者以为,关键是在分配问题上。现在,技术可以参与分配,资本可以参与分配,技能却很少成为分配因素。在许多企业,员工在技术操作岗位辛辛苦苦干一辈子,不如到管理岗位混一下子,甚至不如到生产线上干一阵子,这样,自然没人愿意学技术、钻操作。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其本身是创造性复杂劳动。练就过硬技能,不但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经过长期练习、积累、揣摩,故不少绝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技能人才本身就是复合型人才,是珍贵的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行业是对制造技术要求高的行业,是高技能密集的行业。跨国公司不但以越来越快的步伐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而且明显加大了在中国采购的力度,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业的制造中心其势难挡。汽车行业应该像重视规模,重视产品开发那样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在这一点上,长安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企业对技能人才像对待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那样,开辟了成才成长通道,即使做工同样可以致富,可以成名成家,真正做到人人都可成才,岗岗都有出息,不愧是有眼光的长远之举。(中国汽车报)

[1]

作者笔名 简短内容 发表时间
:
查看评论详细内容   我要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专家问答 投稿给我们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

-
汽车搜索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