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

车宇无际-太平洋号
用有趣的汽车内容,买车不将就
+ 关注

比亚迪当前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不仅牢牢占据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地位,同时也在前不久推出了方程豹仰望品牌,有望借助高端化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从其公布的10月销量榜来看,比亚迪海鸥的表现依然惊艳,共计销售37836辆,排在了国内轿车销量榜第一,目前23款车型共3款配置在售,指导价7.38—8.98万。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作为一台纯电小型车,大家最关心的是实用性,比亚迪海鸥基于e平台3.0进行打造,2500mm的轴距配上3780*1715*1540mm的车身可获得充裕的车内空间,前排还特意使用了占地更小的一体化座椅,使得后排能为175cm的乘客提供1拳左右的膝部余量,如果将第二排进行放倒,车内装载容积可达930L,即便进行一次小型搬家空间也足够满足需求。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小型车之所以没有在燃油车时代爆火,主要原因仍是其动力孱弱,不过在进入新能源时代后,电机的性能特性弥补了这一痛点,比亚迪海鸥全系搭载55kW(75Ps)的前驱电机,最大扭矩135N·m,突破50km/h只需4.9秒,起步轻盈连贯也让其满足了城市道路下的需求,电池部分分为30.08kWh和38.88kWh两种,可对应提供305km和405km的续航里程,能打消短途出行或城市代步的里程焦虑。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E平台3.0除了带来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外,在底盘结构上也保持紧实,电池与底盘的结合增加了车身刚度,进一步降低的车身重心也让行驶质感更为厚重,麦弗逊与纵臂扭转梁的悬架可尽可能化解路面的颠簸和振动,带来同级较为领先的行驶质感。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在设计上,出身比亚迪海洋家族的海鸥带有灵动时尚的设计理念,处处散发出的海洋元素也让其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车头机盖带有明显的下倾处理和锋利的折痕边角,前脸部分整体呈现封闭式结构,下方区域带有一块熏黑的梯形格栅,同时八字胡的组件轮廓使其运动感有所提升,大灯拥有锐利的内外灯角,内部也加入了纵向的灯带结构。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比亚迪海鸥的车身拥有紧致的整体轮廓,为了保证车内空间的充裕,车顶整体通过较为平直的延伸让头顶空间保持通透,熏黑的上下窗线在尾柱位置汇合并贯穿至尾窗区域,让车顶带有了一定的悬浮效果,上扬的下窗线搭配形如海浪般的腰线勾勒增强了整车的俯冲感,内收的裙边设计和单独的饰条装饰也使视觉感保持灵动。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比亚迪海鸥的尾部相对饱满,充满棱角的折痕线条勾勒增强了整体的层次感,尾窗上沿配有凸出的扰流板,尾柱通过全熏黑的处理与侧柱形成更好的统一,下方的贯穿灯带相对粗壮,略微熏黑的灯腔内也拥有层叠式的灯组结构,下方则加入字母LOGO提升辨识度,后包围保持一定的外扩设计,而底部的黑色护板则转为内收,上扬的护板底部还增加了扩散器饰件,让整体运动感进一步提升。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座舱的布局向消费者展示了为何这辆车要命名为“海鸥”,中控台曲折的边角轮廓加上深浅面料的搭配不仅展现出海鸥展翼式的造型,同时也增强了视觉上的延展性,阶梯状的台面设计增强了整体层次感,而在细节处的配置也一丝不苟,出风口及中央按键区域均带有镀铬材质进行装饰,增强了车内的质感表现,台面中部配有悬浮式中控屏,仪表区也为小巧的液晶屏结构。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10.1英寸的中控屏依然支持自适应旋转,内部加入了家族通用的DiLink智联系统,简洁易上手的UI设计和流畅的响应方便了用户使用,系统内置了GPS、多媒体及便捷的车联网,同时4G网络也带来了OTA和更多车联功能,车内主驾位置还支持语音控制。全系车型均配有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但再往上的辅助驾驶功能相对欠缺。

10万内纯电小车不二之选,10月销量37836辆,外观时尚,实拍海鸥

写在最后

比亚迪海鸥的销量之所以如此逆天,与其注重实用性的产品设计和综合实力高度相关,同时充裕的车内空间表现也让其更符合家用或代步需求,7.38—8.98万的亲民定价也是其持续爆火的原因,不知道你喜欢这台比亚迪海鸥吗?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3125
2023-11-13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