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汽车与航空领域的百年魅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劳斯莱斯公司的发展陷入了停滞:大批量的航空引擎积压先不说,面世19年后的银魅也显得老态龙钟,无论在机械设计亦或是内外的奢华感上,已经离大洋彼岸的凯迪拉克、奥兹莫比尔差距越拉越大。
1925年,莱斯先生大张旗鼓,推出第一代幻影(Phantom,生产年份1925-1929)。第一代幻影的底盘沿用自银魅,但降低了悬挂高度,并更换了新设计的L6引擎(尽管与银魅马力相同)。
综上所述,第一代幻影堪称“魔改版银魅”,尽管设计上只是小修小补,但确实是劳斯莱斯公司迎合潮流的体现:新颖的双区式设计开始流行(司机与乘客舱相互分离),为达官贵人们私密交谈、公子少女们的你侬我侬,提供了完美的私密空间。
有意思的是,第一代幻影车型还差点取消了希腊神殿格栅,幸亏被营销部强力否决掉,认为“欢庆女神骑车旅行是她至高无上的快乐,立足劳斯莱斯的车头,挥舞自己的翅膀”是劳斯莱斯车型不可磨灭的精髓,更应加以传承和宣扬。
有意思的是,第二代幻影(Phantom II,生产年份1930-1935)采用了较为纤细的车体,只能乘坐4人(2+2),但换来了更平稳的驾乘感,以及提升明显的车速。
夸张的流线型轮拱线条、无可挑剔的鲜艳漆面,以及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质,令第二代幻影的地位前所未有地高:仿佛开上它,就能告诉所有人,你富得流油、地位显赫,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
毕竟当时便标价1800镑的底盘(不包括座椅、车身),足够买上6套坐落在杜丁区的普通房子了。(作为对比,现在类似的房子值30万英镑,换算过来底盘应标价200万英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价格过于昂贵的幻影车系,是劳斯莱斯唯一的产品线。但在1920年代,年轻的老派贵族公子、新晋贵族们,需要一台品质如幻影般优秀,但更加小巧的劳斯莱斯。
因此,劳斯莱斯Twenty(1922-1929)应运而生:因其采用了小排量、低输出(仅有幻影车系一半,大概20HP)的L6引擎,搭配小巧得多的短轴距车身,无论在车价亦或是转向、控制等各项操作上,都相比“大劳”们轻松不少,甚至带来了此前劳斯莱斯品牌难觅的运动感。
尽管Twenty车系依旧有着双脚离合才能换挡的变速箱,但得益于改进的引擎设计,方向盘上的引擎控制杆数目相比幻影车型直接“砍半”,对新手司机更为友好,不至于车一快起来就令人手忙脚乱。
但哭笑不得的是,Twenty底盘本应是为轻巧的运动车身准备的,但当时的客户审美还是偏向保守,向车身厂施压制作类似幻影车系的臃肿车身。普遍的超重导致了Twenty车系动力不足,这是当时劳斯莱斯没有预料到的。
在1929年,Twenty车系的继任者姗姗来迟:劳斯莱斯20/25(1929-1936)以更强的动力、较为亲民的价格,成为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最受人欢迎的劳斯莱斯车型,多于110家车身厂曾为其适配车身,车坛地位类似如今的古斯特车型。
在1929年,从美国股市崩溃导致的世界经济萧条,使劳斯莱斯公司的经营情况恶化,即便公司在1931年收购了宾利,还是难以止住颓势。而莱斯直到70岁还固执地自我封闭,拒绝接受车坛流行的新设计,认为自己的车是最好的,直到1933年4月22号与世长辞。
时间来到了1936年,第三代幻影(Phantom III,1936-1939)承“最后一辆莱斯参与设计的汽车”头衔问世,首次搭载V12引擎的它,是在莱斯离世后才完成设计的,类似乔布斯与iPhone 4S的关系。
这辆基于三代幻影底盘打造的Aero Coupe车型,堪称1930年代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巅峰:修长的V12引擎舱与乘员舱无缝衔接,浑圆的车顶造型一直向车尾顺畅下溜,帮助庞大的车身轻松划破空气;而那6个阻力巨大的斜交式橡胶轮胎,也被周全的流线型盖板所覆盖,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空气紊流。
但在美轮美奂的车身下,三代幻影有着“与外貌不符”的性能表现:因莱斯的突然离世,三代幻影的设计、开发节奏被打乱。不仅实际空气动力学不如人意,连这具最值得骄傲的7.3L V12引擎,也仅能输出165HP的可怜动力……
不仅如此,三代幻影还因为工艺上的“赶鸭子上架”,诸如连杆大头崩裂导致的V12引擎报废、油箱/油管不正常损坏等质量问题,导致这辆本应令劳斯莱斯地位更进一步的史诗级车型,名声跌入谷底。甚至连后世的收藏家们,都一致认为这货并不是最好的幻影。
强上V12,让劳斯莱斯终于吃到了技术跃进的苦果。而这代幻影,最终成为了劳斯莱斯因汽车业务式微,而转投航空业的牺牲品。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