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本田”)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起初,人们担心,在广州标致基础上重组的广州本田会不会重蹈昔日广州标致的覆辙?随着广州本田雅阁的上市和极度走俏,人们这种担心随之烟消云散。
紧接着,广州本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又让人产生疑问,有人说,广州本田这种“小投入、快产出、多产出”的模式实际上是在建一座CKD工厂,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没有益处,特别是今年东风、本田、广州三方决定在广州出口加工区兴建汽车出口工厂后,似乎更加印证了人们的这种结论。
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最近记者采访了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广州本田总经理门胁轰二和广州本田中方执行副总经理曾庆洪。
一问:广州本田是不是一个CKD工厂?
记者:广州本田的注册资本仅11.6亿元,相对中国与欧美跨国汽车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动辄上百亿的投资规模而言,投资要小得多。但你们成立仅仅3年,年赢利就超过了注册资本,很快收回了投资。有人说,你们之所以取得这样的业绩,主要是因为你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进口汽车散件组装的CKD工厂,本田在中国没有长远规划,而是随时准备“捞一票”就走,对这种说法你们怎么看?
门胁轰二:日本汽车企业与欧美汽车企业在推进项目上的做法不一样,我们绝不是没有长远规划,而是根据市场的变化来推进我们的工作。“从小的投资起步滚动发展,按照市场的需求推进企业”,本田汽车公司在任何国家都是采取这种发展模式。
如果投资很大,一下子就搞到15万台,而市场需求只有3万台,平均到每一台上成本就会很大,结果就不会以合理的价格将产品卖给用户。在广州本田投产前,国内2.0排量以上的中高档轿车市场售价绝大多数在35万至36万元左右,广州本田意识到,只有将价格做到30万元以内,才能赢得市场,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不得不将投资减少到最低程度。
记者:本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是什么?
门胁轰二:本田公司在中国有5年至10年的长远发展规划,但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规划会有所调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做到兑现向社会所做的承诺,因为我们的规划会有一些变化,所以没有完全公开。
我们的这种做法与欧美企业不一样,欧美企业喜欢将远期规划先发表出来,但5年或10年后能否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一般说来,日本企业长期计划不公布,只有在基本能够做到时才发布,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干事上。这是两类企业不同的做事方法。
记者:广州本田“小投入、快产出、多产出”的模式为近来一些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仿效,你们这方面的竞争优势将会削弱,除此之外,本田在中国未来参与竞争还有什么优势?
门胁轰二:本田是世界汽车行业排位第七或第八位的公司,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能生存下来,关键是本田有不逊色于对手的环保、安全、节能技术,这也是世界汽车工业竞争的重点。今后,本田将会把最新的技术介绍到中国来。与此同时,我们将继续强化售后服务,通过4年的努力,我们构筑了一个体系,今后将寻求更大的发展,以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
记者:广州本田今明两年会不会推出新车型?
门胁轰二:今年7月9日,本田公司吉野社长向记者公布2003年广州本田将推出经济型轿车,我们将会尽最大努力兑现这个承诺,相信这个产品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我可以说的是,这将是一款汽油车中经济性能最好的车。虽然是一款小型车,但5个座位将会使乘客很舒适,它将与雅阁、奥德赛共线生产。
有人猜测它是jaZZ(爵士)或FiT,实际上不是,它的车身与这两款车都不一样。为开发这款车,我们在市场上做了很多调查,相信用户会满意。
记者:广州本田中方对CKD工厂的说法怎么看?
曾庆洪:对外界盛传的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
首先,广州本田的中外双方并没有将利润分走。广州本田项目尽管注册资本仅11.6亿元,初期投资也只有22.775亿元,但这些年来一直在将获得的利润滚动投入,今年的投入就将达到12亿元,明年广州本田的生产能力将从目前的5万台提升到12万台。
其次,广州本田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内部,许多零部件厂随着广州本田的发展得到了迅速成长。
第三,广州本田不是本田在中国的CKD工厂,而是一个地道的合资企业。1998年7月1日广州本田正式挂牌时规定合资期限是30年,1999年11月26日就通过了国产化率40%的鉴定,目前实现国产化率60%,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达100多家。
此外,在广州本田,中外双方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我认为,一个合资企业应该发挥双方的优势,在广州本田,日方的优势是技术与管理,中方的优势是市场与资源(包括政策资源、人力资源等),如果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企业就能做好。在广州本田,重大的事项必须经中外双方的两位总经理共同签字才有效,包括国产化的认证也是这样,因为我们的企业是“广州本田”,而不单是“本田”。有人问我,今后本田如果用广州本田的销售网络卖进口车怎么办?我回答说,首先需要得到“广州本田”的认可,最起码它销售的进口车不能与我们生产的车型冲突。
二问:为什么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广州本田就能成为“用户满意度最高的企业”?
记者:今年10月6日,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公布了国产轿车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广州本田力挫群雄,独占鳌头,你们是不是为这次调查在内部做了一些工作?如果不是,你们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业绩?
曾庆洪:我们与媒体是同时知道调查结果的,此前我们从未与这个调查单位联系过,其实类似的调查结果有很多,每年都有人把类似“质量或服务第一”的调查结果给我们,我们甚至没有主动公布过。
门胁轰二:我听说了这件事,但对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惊讶。
1999年底,广州本田成立仅一年,国产化率仅40%,那时本田公司对全球海外工厂进行了质量评比,广州本田就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有人说,广州本田投资少,不可能生产出好的高质量的产品,对这种说法我不赞同。我认为,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并不一定是设备,而是人的智慧。特别是在三五万辆规模较小的时候,引进更多的机器人或自动化生产线效果并不明显,在世界上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机器人的智慧能超过人的智慧。我们相信,员工只要通过培训,并创造让员工高兴地造车的环境,体会到“制造的喜悦”,就能生产出优秀的汽车。当然,当产量上到12万辆的规模,超过现在一倍时,我们需要引进更多的机器人,比如在今年奥德赛投产时,广州本田就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焊接机,以此为契机,我们将引进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识到,再先进的设备也要人来控制,因此人的智慧还是第一位。
用户能够满意,能感受到“购买的喜悦”,与我们推行的“四位一体”(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信息反馈)营销模式有关。广州本田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发现,国内轿车市场的售后服务比较弱,于是我们认识到强化售后服务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机会。4年的结果表明,我们推行“四位一体”的专营店营销模式相当成功,目前,全国70多个城市有上百家广州本田特约销售服务店,在每一个店里,都有钣金和涂装设备,这是其它厂家难以做到的。
三问:东风、本田、广州出口工厂项目会不会削弱广州本田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记者:今年4月份,东风、本田、广州三方宣布,将联合在广州出口加工区兴建经济型轿车出口工厂,有人说,这意味着本田将逐步放弃广州本田,广州本田的地位将受到削弱,对此你们怎么看?
门胁轰二:东风、本田、广州三方将兴建出口加工基地的消息已对外公布了,虽然现在还没有审批下来,但确实是作为一个出口加工厂报上去的。
由于汽车出口工厂生产手续简单、生产过程简单,加上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完全能在这里制造出成本更为低廉、品质更为优秀的产品,挑战成本极限。我们在这里生产的汽车将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它是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尝试。
我期待着在出口加工厂形成的控制成本的经验能够反映到广州本田,提高广州本田的竞争力。
曾庆洪:对出口加工项目,我起初是反对的,但随着对这个项目了解的深入,我基本认可了这件事,其中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其生产的产品不会内销,因此它不会对广州本田的国内市场造成影响;
二是目前在中国生产汽车再出口返销手续很繁琐,不容易形成国际竞争力,因此其通过保税方式生产出口到国际市场,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一件好事;
三是其采购的零部件会与广州本田同用一个系统,在一个平台上运作,采购规模大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从而提高广州本田产品的竞争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