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知行合一》科帕奇7日谈 (2)

2014-06-24 11:31:44 作者:陈一清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1周7天我们不断面对事业、家庭、玩乐……时时交错。我们渴望回归简单,拥有一个应对万变的单纯空间,来承载我们的多面生活角色。”在采访中不止一位科帕奇车主曾经表达过类似的选车观点,并自信地向我们展示他在生活中的这份自得感。

1

    的确,作为当下7人座SUV市场领军车型的雪佛兰科帕奇,凭借同级罕有的超大7人座灵活可变空间,完美地诠释了“包容、责任、多样性”这些时代核心精神。搭配专业SUV底盘诠释出的便利通过性、愉悦舒适性以及超强装载能力,7年来科帕奇在中国市场收获了最广泛地7人座SUV用户人群。

2

    600多年前,意大利作家薄伽丘以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展现那个年代人们对人文主义、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天,我们延续这一传统,以“7日谈”之名邀请科帕奇车主中的代表人物:社交媒体名人“姐夫李”李国威、南方人物教父徐列、美籍玩车达人张玮纶,为你展现这个时代中国都市多面手的生活范本,通过他们的故事再度向当代都市现实主义人文精神致敬!

3

    访知名人物周刊主编徐列

    徐列,资深媒体人。10年前,他带领一批年轻报人创办某知名人物周刊时,正值报刊整顿时期,一大批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杂志被停刊。他建议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人物类杂志,通过记录当下中国人物的命运,来记录中国时代的变迁。这是一份南方报业人独有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徐列骨子里的性格烙印。

4

 
    新闻媒体人,知行合一

    不久前微信上一起“徐列救助交通意外”的事件引起了朋友圈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借此机会向他了解了一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那天徐列和太太开车去吃饭,途径一处偏僻的郊外,当时光线也很暗。“我忽然看见正前方马路中间躺着一个人,差点就碾上了。我赶紧打电话报了警。到了吃饭的地儿,想想不放心,又和太太开着车子回去看。那人还躺在路中间,我们就把科帕奇停到路边,去看那人怎么了。他躺在地上完全没反应,拍脸也不醒,我又不敢挪动他,只好再打120急救电话。太太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一直站在我们前面不停地挥手提醒过往车辆往旁边避让,特别佩服她。”当我追问他为何这么做时,徐列说,“新闻类媒体人心里都装着一份社会责任感,知行合一。“

    “朋友们知道这事之后提醒说其实挺危险的,首先我们应该把车上备着的危险警示标志放在路上提醒车辆,人为挥手提醒其实很危险,尤其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各位救助交通意外的时候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徐列的这段补充让我看到他责任感背后的反思和总结,相信下一次他会做得更加出色!

5

 
    选科帕奇,感觉对味

    “人们购买第一辆车子的时候多数会优先考虑性价比,到第二辆车子就会更偏向真正喜欢的选择。”徐列讲起了他购买科帕奇的经历。当时家里已然有一部轿车,第二台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SUV。虽然买车之前,徐列和太太看了很多不同品牌的SUV,实际购买却是因为某天在路边看见停靠着的一辆科帕奇。

    生长在军人家庭的徐列父兄和姐姐都是军人,全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刚劲,科帕奇大气的外观正对味!“到4S店试完车,科帕奇厚重的车身结构,实用干练的内部空间,可靠的安全配置进一步打动了我,当下认定就是这部车。”

    “出行安全是我对家人的承诺,也是我对所有搭乘我车人的责任,科帕奇在这方面给我充分的信心”徐列反复向我们强调。

6

 聊起科帕奇在一周7天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徐列提到“由于买的是7人座科帕奇,周末随时能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出游,比如到广州郊野的大夫山森林公园,或是去找好吃的农家菜。另外,科帕奇的道路通过性不错,跋山涉水可谓样样精通。”在工作上,每次同事一起去开会或者单位组织短途旅行什么的,他的科帕奇由于能装下比较多人或者放物资,每回都光荣领到运输任务,然而他对履行这一部分责任已经习以为常。

7

    谈到人与车徐列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看看这位经常把其他“人物”拿来在刊物中剖析的人,对车还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故事:

    Q:驾驶时会听音乐/节目/电台吗?最常听什么?

    A:听CD,不太爱听电台。最常听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

8

    Q:您的车子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用途是?

    A:有一次在高速上我被人追尾了,下车一看,对方是辆大奔,车头已经撞得挺严重,我的科帕奇却几乎什么事没有,连痕迹也看不太出来,顿时胸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还有一次和太太一起开车去桂林,一路上谈天说地,看两边风景,很美好的一段记忆。

    Q:您觉得车子对于车主的人格是否有描述作用?

    A:车子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人性格的。比如说性格张扬的人通常会选择外形比较炫目的车,喜欢驾驭感的人会注重车子的操控性能。另外还有他开车的方式,对道路礼仪的尊重,也是在反映这个人的性格和修养。

9

    Q:历史上汽车工业对社会发展变革曾有过巨大的推动,在今天您觉得汽车在人类生活里扮演的角色有什么变化?

    A:相信是从“代步工具”到“伙伴”的角色转变吧。中国的汽车文化还有待时日累积,但现在中国尤其是一线城市里很多家庭的汽车保有量都多于一辆,对汽车用途的诉求也不止于代步工具了。未来的话,我觉得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应该会更趋向成熟和完善,汽车可能更常用于接驳往返居住地和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市中心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公共交通网络解决。

    Q:您觉得中国家庭的人口结构变化,在未来会对国人购车趋势带来影响吗?

    A:肯定会的。中国家庭的人口结构本来已经是呈倒金字塔型的态势,但“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有可能再次改变这种结构。大空间而且性能优越的家庭取向车型会成为更热门的选择。

10

    专注以人物记录时代变迁的徐列老师,让我在广州夏天的明亮燠热午后看到南方报业人那份对社会责任的践行与坚持。远处科帕奇发动机低沉的启动声再度传来,人物一词的含义在我脑海中再度清晰起来!

    想要了解更多科帕奇都市7人座SUV多面生活故事及产品详情,敬请登录雪佛兰科帕奇官网http://captiva.chevrolet.com.cn/爱卡科帕奇“7日谈”专区http://topic.xcar.com.cn/201406/captiva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