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爆发的一年 能否找回曾经的市场?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从年初现代途胜完成改款上市,再到下半年全新现代索纳塔(询底价|查参配)、伊兰特、ix35以及起亚K5凯酷等车型扎堆投入市场。这一年的韩系车,有点集中发力的既视感,车型在“新鲜度”上相比以往,要来得更强烈一些。因为再不爆发,怕是在中国茫茫的车市中逐渐沉沦。
翻开2020年截止至11月份的国内汽车销量榜单,排名TOP 10的品牌已不见韩系车的身影,想要找到它们还得往下再数数,韩系车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品牌,现代排名16位,起亚在24位。
尽管数据并不算难看,但如果将时间轴拉长,来个纵向对比,这可与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高光时刻”相去甚远。
在众多韩国汽车品牌里头,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品牌莫过于现代和起亚,其次还有双龙、大宇等品牌。截至目前,前两位在国内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尚算合格,而后两位则与主流市场渐行渐远,在国内市场基本销声匿迹。
韩国品牌最先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还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第11届亚运会主办权最终由北京夺得,而受限于当时的综合国力,在并不富裕的年代想要圆满举行亚运会难度不小,因此急需多方资源的导入与支持。
而韩国也向北京亚运组委会捐赠了一批韩系车,以支持亚运会的举行。这批车辆就包括现代、大宇等主流车型。就这样,韩系车顺势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当时韩国的第二大车企——大宇也在积极地引入进口车,贵族、蓝天等车型被国人所熟知。
而到了2002年,韩国现代公司与北京汽车一同出资,合作设立了“北京现代”这一品牌,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获批的中外合资汽车生产项目,正式开启现代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其中,以索纳塔、伊兰特、现代ix35等车型最具影响力。索纳塔也是北京现代第一款国产车型,上市第二年就取得5万辆的销量成绩,目前也已经进化至第十代。而在2003年,第三代伊兰特的面世同样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次年单车型便获得超过10万辆的销量,到了2008年就突破70万辆,影响力可见一斑。
相同的年份,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也正式成立,这家公司由东风汽车、江苏悦达投资公司和韩国起亚自动车公司三方合资而成。在当年11月份,千里马作为品牌的第一款国产车型,与现代索纳塔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时隔8年,东风悦达起亚的第100万辆汽车便已宣告下线,规模化的起亚开始按下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加速键。多款经典车型陆续投放上市,其中就有国人熟悉的K3、K5车型。
在韩系车的“黄金年代”里,2016年韩系车的销量达到182万辆。其中,北京现代全年销量达到114万辆,增长幅度为7.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领动、索纳塔、ix35、途胜等车型效益明显,带动了北京现代的整体销量。
东风悦达起亚实现年度销量65万辆,增幅也有5.5%,总产量也达到400万辆之多。当年品牌的销冠车型K3,全年共销售19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30%。而智跑则成为品牌SUV中的主力担当,贡献7万+的销量。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