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常用的制冷剂主要有哪几种并写出各种制冷有哪些特点

2023-11-23 15:51:10 作者:蔡金盛
总体来说,汽车空调制冷剂有两类,一类叫做CFC12(二氯二氟甲烷),也就是所谓的R12;另一类叫做HFC134a(1,1,1,2-四氟乙烷),也就是所谓的R134a。由于R12对环境不友好,所以世界各国基本都停止在车载空调上使用。

1987年,联合国的26个会员国签署了《蒙特利尔破坏臭氧层物质管制议定书》,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该议定书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作出承诺,在未来停止使用R12作为空调制冷剂,并寻找新的替代品。

这个替代品,就是今天广泛使用的R134a。按照承诺,我国自2002年起下线的新车,已不再使用R12空调系统,而采用更加环保但成本更高的R134a系统。

R134a最初是由杜邦公司研发而成的,它的最大优势是ODP值为零(ODP指对臭氧层的破坏潜力)。此外,R134a不含氯原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物理性能与R12比较接近,所以制冷系统的改型比较容易;其热传导性能也比R12好,可以减少制冷剂的用量。

目前,全球范围内R134a作为制冷剂,有50%以上被应用到了汽车空调中。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R134a的需求量还会相当大。

汽车空调制冷剂多久加一次?答案是:建议每两年进行检查,但这个并没有固定规律,因为一般情况下制冷剂是不会失效的,它只有可能发生泄露。

由于行车工况的复杂性,在各种震动下空调系统的管路可能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造成了制冷剂外泄。所以,到底多久加一次制冷剂,实际上没有固定说法。只能说,在正常损耗下,每隔两年进行检查、补加。

可以说,只要制冷剂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可能发生泄露。在汽车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整个循环下来,压缩机、蒸发箱、冷凝器、高压管、低压管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密封不严而导致制冷剂逃逸。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是不是制冷剂逃逸了呢?最常见的一个方法,就是检查漏油痕迹。在空调系统中,除了制冷剂外,还有一种冷冻油。冷冻油的作用是润滑压缩机的运动部件、各个轴承,以及起到油封的作用。

在空调的循环中,部分冷冻油会跟制冷剂一起进入管道。如果发现某个部位有漏油迹象,那么也就存在制冷剂的泄露。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热门文章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