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用过木轮胎 中国最早的轮胎厂

2023-04-23 13:53:06 作者:蔡金盛
汽车轮胎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

车轮,就像汽车的“鞋子”,再好的车,再好的性能,都要依靠轮胎,就像我们人一样要靠双脚走路。轮胎作为汽车主要的也是行驶中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您是否了解它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吗?

很早以前,轮胎是用木头、铁等材料制成,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这样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速度不高且颠簸不止,所以古人经常说“舟车劳顿”是有道理的,因为人们坐车时就感觉自己像是容器里的水般不停摇晃。可想其舒适程度和现代汽车是无法比拟的。

第一个空心轮子是1845年英国人罗伯特·汤姆逊发明的。他提出用压缩空气充入弹性囊,以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尽管当时的轮胎是用皮革和涂胶帆布制成,然而这种轮胎已经显示出滚动阻力小的优点。根据这一原理,1888年约翰·邓录普制成了橡胶空心轮胎,随后托马斯又制造了带有气门开关的橡胶空心轮胎。可惜的是因为内层没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宽。

最早的车轮,“轱辘” 用木头制成

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的,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胎面胶而无花纹。直到1908年至1912年间,轮胎才有了显著的变化,即胎面胶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纹,从而开拓了轮胎胎面花纹的历史,并增加了轮胎的断面宽度,允许采用较低的内压,以保证获得较好的缓冲性能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的同时,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补强橡胶,大规模用于补强胎面胶是在轮胎采用帘布之后。因为在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轮胎使用中损坏得还要快。炭黑在胶料中的用量增长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胶中使用的炭黑也不过20份左右,这时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体不用,现在已达50份以上。胎面中掺用炭黑以前,轮胎大约只行驶6000km就磨光了;掺用炭黑后,轮胎的行驶里程[综述图片论坛]很快就得到显著的提高。现在一组货车轮胎大约可行驶10万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达20万km。

1913~1926年,因发明了帘线和炭黑轮胎技术,为轮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轮胎外缘的标准化,制造工艺的逐渐完善,生产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轮胎的产量与日俱增。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技术一直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轮胎由低压轮胎过渡到超低压轮胎;40年代开始轮胎逐步向宽轮辋过渡;40年代末无内胎轮胎出现;50年代末低断面轮胎问世等等。许多新技术的出现都莫过于1948年法国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轮胎。这种轮胎由于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行驶中可以节省燃料,而被誉为轮胎工业的革命。

汽车轮胎生产发展的历史表明,前50年主要是解决如何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问题。近年来,由于汽车制造和交通运输部门对轮胎的要求日益苛刻,轮胎研究的重点转到轮胎行驶性能、安全性能、舒适性能和经济性能上来。总之,轮胎的发展总趋势是“三化”,即子午线化、无内胎化、低断面化。目前,轿车轮胎已实现了这“三化”,货车轮胎正在向这个方面发展。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款乘用车轮胎在以下三大方面的特性尤为值得关注: 安全性、节能以及静音。与安全性最息息相关的就是如何让轮胎即使在丧失气压的状态下,也可以继续安全行驶。固特异的缺气保用技术(RunOnFlat)轮胎通过拥有经过增强的胎侧,可让轮胎在漏气和气压完全消失之后,仍能继续行驶最多80公里。轮胎的节能科技主要归功于低内耗、低生热的新型原材料的应用,如添加含硅胶。

世纪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90年代,欧洲市场首先推出含硅胶的轮胎,今天欧洲几乎每一辆汽车都在使用含硅胶的轮胎。如今硅胶的配方仍在不断改进,进一步降低轮胎在行驶中的滚动阻力,从而实现油耗的降低。此外,轮胎轻量化、胎面及胎侧设计的优化等也能起到辅助的节油作用。轮胎的静音效果是有赖于胎体结构以及胎面花纹的设计。如固特异御乘轮胎采用“静音胎面”花纹、封闭式胎肩等设计,以及“吸附震动软垫”使轮胎在接触地面时更为柔和,有效阻止声波的传播,从而降低轮胎在行驶时与地面摩擦的噪音。

同样尺寸的轮胎,可能会有不同的速度级别,级别越高则轮胎的高速性能和操控性越好,但往往售价也就越高。轮胎在汽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轮胎车怎么在路上行驶呢。古代马车的车轱辘是用木做的,那要是木头坏了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根据能用上马车的人的身份说起,因为古代的马车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坐马车的大多都是达官贵人,所以我觉得当马车车轱辘坏了的话,如果离府上比较近,就直接取备用的轱辘,再命人安好就是;如果是出远门了,那就要找最近的客栈修理或者更换。

首先,我们来详细说一下古代能用上马车的人的身份。因为在古代马车属于身份的象征,所以马车的大小和规格要对应不同的身份地位,这是要求十分严格的,如果不然,冒犯了自己的上级,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再有,这些乘坐马车的人,家里都是比较富贵的,对出行的要求当然高,车轱辘损坏这种事情也是考虑在内的,我想他们如果出行也可能会很一辆备用车,里面装着工具,用来应对路上可能的突发情况,比如车轮陷入泥里,车轱辘损坏这些事情都会考虑在内。

关于沿路的客栈,我觉得是肯定有修理马车或者跟换车轱辘的服务的。我们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都看过这样的片段,客栈来了一个客人,只管把马交给店小二,直接进去吃喝了。客人的马自会好好招待,可见客栈的服务当时已经是很成熟的了,更何况那些马车,服务则更是好了。

所以说,古代的马车上的车轱辘坏了有很多解决办法,但是据说马车上的车轱辘用的材料和技术都是很好的,所以损坏也不是那么容易。

欢迎广大网友批评指正~古代的马车轮胎是用木头做的吗?

是的,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北方干燥,南方潮湿,南方的马车材料要耐腐,耐雨,还要防胀,古代人喜欢就地取材,具体用什么木材很难说

“促榆树”这种木头产自大小兴安岭。木质特硬,还是制作木匠手工刨床的理想材料

没有减震效果,如果必须减震时,一般都用麻草或者布帛包住车轮以达到减震效果,

插销反铆结构的木质轮,是当时最好的减震,是东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末年马钧先生的发明。在此前,如您所说,肯定是比较震的。轮胎最先起源于哪个国家

最古老的轮胎应该是起源于中国,但是当时轮胎是使用木头做的。第一个空心轮子是1845年英国人罗伯特·汤姆逊发明的,他提出用压缩空气充入弹性囊,以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技术一直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胎由低压轮胎过渡到超低压轮胎;40年代开始轮胎逐步向宽轮辋过渡;40年代末无内胎轮胎的出现;50年代末低断面轮胎问世等等。许多新技术的出现都莫过于1946年法国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轮胎,这种轮胎由于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行驶中可以节省燃料,而被誉为轮胎工业的革命,中国最早的车轮是什么样子

最早的轮胎最早出现夏朝前后,因为夏代前后,逐渐发展出有辐车轮,是轮胎的雏形。

最早的轮胎是由木头或铁制造的,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已知世界最早的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地区。在大多数地方,牛是最早拉车的动物。最早的车轮由2到3块木板拼制而成,没有轮辐,称为辁,夏代前后,逐渐发展出有辐车轮。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轮子时代的,甚至轮子常常被作为中国文明的起点,发明轮子的人被中国人奉为民族始祖,他就是轩辕黄帝。中华民族以轩辕来自我命名,由此可以看出轮子对古代中国的革命性意义。在4600年前,黄帝在空桑山北创造车子,“横木为轩,直木为辕,故号曰轩辕氏”。《后汉书》中的《 舆服记》记载,“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知舆。舆轮相乘,流连无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古书上说,“夏后氏二十人而辇”,当时已经有了20人拉的大型车辆。在公元前2000年时,中国已经大量使用牛车和马车。《史记 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可见当时交通工具已经基本齐备。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进入战车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战车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世纪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世纪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进入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