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6和l6发动机有什么区别 l6和v6发动机哪个更好
第一,直6发动机的制造成本低于V6发动机。
汽车主机厂纷纷改用直列6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直列6缸的设计更节省成本。
1.少了一套硬件成本。
众所周知,V6发动机和直6发动机最大的区别就是V6发动机是由两排气缸组成的,所以V6发动机需要两套气缸盖来满足每组气缸的运转。每个气缸盖都需要一套独立的进气和排气系统。这意味着V6发动机比直6发动机多了一个进排气系统,总共需要四个凸轮轴来完成排气工作。此外,由于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体距离较远,还需要两套高压油轨、高压袋和点火线圈。
而且V6发动机采用两套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必须放在第一位,完成尾气过滤。所以V6发动机需要配备两个三效催化剂,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另一方面,直列6缸发动机,因为所有气缸都采用垂直直列布局,所以使用一个发动机头、排气机构和供油系统就足够了。排气方面,只用了一根排气管,所以只有一个三元催化器。
所以相比较而言,V6发动机和直6发动机的制造成本要比直6发动机高很多,而这些成本是无法通过优化设计来改变的,先天的结构决定了成本。
2、研发成本更低。
不仅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在节约R&D成本方面更有优势。如今,为了进一步控制R&D和制造成本,汽车主机厂提出了模块化生产理念。以宝马的模块化发动机为例。先是宝马研发了500ml的单缸发动机,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积累发动机,逐渐推出了3缸1.5T、4缸2.0T、6缸3.0T发动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引擎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成本。
反观V6发动机,虽然也可以由两台三缸发动机“组装”而成,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两台发动机使用的是同一个曲轴,两台正时系统必须重新设计,发动机必须重新调校。所以研发成本自然会上升。
3、散热成本低
了解汽车改装的朋友都知道,发动机的散热性能会直接决定一辆车的动力性能。但如果散热不好,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会变高,直接导致发动机性能不佳。因此,为了避免散热对进气温度的影响,发动机进排气通常采用对角式设计。
对于直列6缸来说,这种设计方法并不难。首先,直列6缸通常采用立式布局,设计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所以只需要将进排气系统分别布置在发动机两侧,中间的气缸会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排气高温影响另一侧进气。另外,高温涡轮增压器也可以安装在排气侧,防止高温对进气温度的影响。
虽然V6发动机也采用这种进排气布局,但是大部分V6发动机由于发动机造型的原因,只能将涡轮放置在V型夹角上方,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发动机开始工作时,废气的高温和涡轮产生的热量会积聚在缸体夹角内的狭小空间内,散热效果不如直列6缸。所以发动机舱内温度比较高,必然会影响进气温度。
当然,也可以将发动机换成更大的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但这必然会增加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带来额外的重量,最终影响动力。所以相比直6发动机,V6各方面成本更高。
第二,直列6缸运行更流畅。
很多人觉得V6发动机比直6发动机跑起来更平顺,但实际表现正好相反。直6发动机的运行平顺性仅次于V12发动机。我们都知道,3缸发动机的设计是非对称的,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实现偶数缸发动机的乘坐舒适性。V6布局的发动机可以看作是两个三缸发动机拼接在一起。这种布局虽然比三缸发动机流畅很多,但由于先天结构的原因,还是会有较大的震动,无法控制在小范围内。
直列6缸发动机可以看作是两个3缸发动机垂直组合而成,但与V6发动机不同的是,直列6缸发动机是由两个3缸发动机径向组合而成。所以从侧面来看,发动机运行是对称的情况。所以直列6缸通过这样巧妙的设计,具备了自平衡的能力。
三、直列6缸的缺点
1.这辆车的车头太长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直列6缸发动机虽然有乘坐舒适性好、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直列6缸发动机会导致车辆的发动机舱过长。了解宝马车型的朋友都知道,相比奥迪和奔驰,宝马的发动机舱明显更长。这是因为直列4缸和直列6缸发动机都采用了垂直布局。这样最大的缺点就是占用车内空间比较大。所以宝马车型的后排空间比同级别车型略差,只能通过加长轴距来增加后排空间。
2.高重心
还有一个问题。出于设计原因,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发动机高度将高于V6发动机。由于V6发动机的设计夹角为60 ,因此发动机侧躺时的高度较低。即使安装在发动机内相同位置,直列六缸发动机通常也比V6发动机高5-8cm。如果V6发动机设计成90的夹角,比直列6缸发动机低10-15cm。而且发动机高度问题对操控的影响最大,所以V6发动机在操控性上肯定比直列6缸发动机更容易调校和匹配。
总结:
随着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很多大排量多缸发动机不得不停产,换成更少缸、更小排量的发动机。另外,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车企必须想尽办法节约成本,增加利润。如今,奔驰、路虎等传统豪华品牌已经开始转行研发直列六缸发动机。至于V6发动机,虽然其独特的结构让发动机听起来更加悦耳,但由于成本和排放标准的原因,未来可能只会出现在高性能汽车上。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