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 整车厂为何纷纷搏命电池产业

2021-12-22 16:51:14 作者:问答叫兽

说到电动车,大家都很熟悉,但说到动力电池,如果不是车主,可能就没什么兴趣了。事实上,在电动汽车的生产中,动力电池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就像燃油车离不开油一样,电动汽车没有电池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前不久,吉利汽车与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厂,将为吉利新能源汽车提供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哪里有利润,厂商就会把重点放在哪里。各汽车厂商通过合资、订单合作甚至自建电池工厂,对新能源汽车的中上游产业链打起了自己的算盘。

在60秒内阅读全文:

1.近年来,原始设备制造商逐渐渗透到电池行业,包括订单合作、合资企业和自建工厂。2.电池自主研发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掌握核心技术,将生产交给专业厂商,已经成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主流趋势。3.代工布局中采购矿产资源成为电池行业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有助于带动代工从源头资源控制成本。

●原始设备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之间的“捆绑游戏”

即使对于不熟悉电动车的小白用户来说,在谈及代工中电池行业的布局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比亚迪这家车企。从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两位,市场总装机份额为66.8%。与此同时,其他车企也在陆续布局,还有BAIC、吉利、东风汽车、大众集团等原始设备制造商。也开始进入电池领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是决定一辆汽车产品强度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逐渐下降,能够掌握电池基础的车企无疑会拥有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竞争优势。

目前,与电池厂商的合作模式仍是主流趋势。自2021年以来,SAIC、宝马广汽集团、东风汽车先后与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生产电芯、锂离子电池,总设计产能95.6GWh像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国内电池企业想要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与车企合资也是拓宽渠道的发展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已与国内外近30家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整车、新车琳琅满目。电池产品的短缺进一步限制了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车辆总产量。电池的交付数量和交付对象的主导力都掌握在电池公司手中,这让汽车公司极其被动。因此,自建电池工厂成为另一条出路。

●自主研发“过山车”

早在2021年,华晨宝马就与新成立的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整车企业自身的优越标准,对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提出规划要求,组建了百余人的电池联合开发团队,涵盖电池、系统架构、机械设计、测试验证、质量管理等与电池组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最终成功研发出华晨宝马首款电动车电池。可以看出,宝马早就已经开始在动力电池领域部署部队,在国内引进了这项技术,并找到电池厂商快速合作,中国品牌车企也开始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2021年9月17日,吉利通过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武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成立湖北吉利恒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80亿元建设电池及模组生产线、R&D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通过自建电池工厂,吉利汽车的电动汽车也将采用自有动力电池,并对核心零部件拥有自主话语权。主机厂商将更自由地控制车辆的生产节奏,并保证上游供应的衔接。无论新能源汽车销量如何增长,都不会出现产能不足的生产摊位。

无论是与电池厂商合资,还是自主建厂的自给自足战略,整车企业都在努力降低动力电池这一核心零部件对供应商的依赖。拥有自己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无论是从成本控制还是电池供应保障方面,对于主机厂商来说,都是比依赖供应商更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选择。

不仅是华晨宝马的落地电池生产标准,戴姆勒集团还与富能科技签署了2021年至2027年的动力电池供应协议,预计总功率将达到140GWh。我们可以看到主机厂商都有自己完整的生产体系标准,利用这套标准与电池厂商合作,将会极大地促进电池公司技术标准的提高。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向公众传递信息:未来将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计划2022年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虽然实质性的进展并不明显,但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长城发挥新能源的决心。

此外,从吉利汽车与从事电动电池研发、制造、销售的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以及造车新势力威马EX5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搭载的主动恒温电池热管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也可以看出代工自主研发电动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决心。同时,独立建厂时间长,工程量大,见效慢。合资工厂显然有更明显的优势。专业工厂做专业的事情更划算,也能更好的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不断增长的销售需求。一方面,减少原始设备制造商对电池供应商的依赖,另一方面,创建更高端的电池生产系统标准是每个原始设备制造商需要实现的紧迫目标。

●主机厂“家里有地雷”,不慌。

“家里有矿”最近成了网友们互相调侃的流行语,很多车企真的把这句话付诸实践了。随着全球锂资源竞争的激烈演变,丰田旗下贸易业务丰田通商与澳大利亚资源开发巨头成立合资公司,并在阿根廷Auraros盐湖附近建立锂提取基地,年均产量1.7万吨。此前,大众集团要求签订10年合同,锁定钴的长期供应。虽然最终没有做到,但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汽车公司都渴望电池产品的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行业使用的电池中,还没有完全替代锂矿的产品。动力电池的需求虽然包括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但化学成分对锂的需求相差不大,目前很难找到完全的替代品。因此,未来电动汽车对锂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跨国汽车公司嗅到了这一商机,频繁部署锂矿等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资源。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如果借鉴跨国车企的合作经验,将有助于主机厂商从源头上控制矿产资源成本,在竞争中增加整体行业集中度。与国外相比,国内原始设备制造商布局电池行业相对较晚,因此掌握核心R&D能力尤为重要。

编辑有话要说。

从华晨宝马在中国落地的电池研发团队,戴姆勒对富能科技电池技术合作的支持,吉利、BAIC、东风等中国品牌与当代安派科技有限公司等电池厂商的深度合作,以及众多不断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品牌车企,我们可以看到,各大OEM在动力电池行业相继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既是自主研发技术的崛起,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保障。主机厂和电池制造商不仅仅是在争夺话语权。有竞争才有选择。另外,如果能从矿产资源入手,从根源上控制成本,或许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更适合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与电池厂签订订单、合资建厂,还是自己建厂,掌握核心元器件的R&D技术已经成为主机厂商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热门阅读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