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内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首次对外宣布,已联合东风汽车在武汉对公众开放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服务。
此番落地与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有关。去年8月25日,由东风公司牵头的东风自动驾驶领航项目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
按规划,从2020年至2022年,东风联合自动驾驶行业内头部企业将在武汉开发区和武汉市核心区域,投放不少于200台的自动驾驶车队,提供Robotaxi、代客泊车AVP等服务。
2017年,文远知行成立。今年5月C轮融资完成后文远知行对外表示公司估值已达到33亿美元。在业务方面,文远知行之前已经布局Robotaxi和无人小巴(载人)。前不久又收购了牧月科技,不排除文远知行未来会进军Robotruck(载物)领域。
![文远知行携手东风 Robotaxi落地武汉,暴雨晚高峰测试2小时无接管](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1/08/27/7000205260882969092/893dd7c317a04b628c99cc373d136531.png)
截至今日,文远知行的Robotaxi试运营服务已落地广州黄埔区、海珠区和武汉,无人小巴已落地南京、郑州和广州。
武汉雨天测试2小时/40公里无接管
今天和落地消息一起公开的还有一段视频,记录了文远知行Robotaxi在暴雨晚高峰测试2小时的表现。去年10月起,文远知行便开始在武汉市经开区进行自动驾驶常态化测试,覆盖经开区106公里开放道路。
从刚公开的测试视频来看,文远知行Robotaxi在雨天应对高架桥、无保护左转、大货车/客车、拥堵路口等场景时表现稳定。2小时/40公里的连续测试中,也未出现安全员接管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大约从20分钟开始,之后的降雨明显变大,最大时汽车前挡风玻璃的视野几乎已经被全部遮挡住了。这种情况会对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的工作造成严重干扰,例如影响摄像头对红绿灯的识别(想象一下你在雨天开车时的样子)。
另外,天色开始变暗、外界光线不足,对于摄像头识别红绿灯来说挑战就会变得更大。针对这一点,文远知行表示,“自研的相机模块,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动态调整参数,对红绿灯、车灯等交通信号进行准确的识别。”
两条腿走路可能成为新的共识
自动驾驶落地离不开场景。在所有目前已知赛道中,Robotaxi被公认为是技术难度高,但潜在规模大、经济性高、简单来说就是市场前景最为广阔的一条赛道。这也是国内不少自动驾驶创企成立之初就聚焦Robotaxi领域的核心原因。
但另一方面,Robotaxi受限于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等原因,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仍需时日。这给不少自动驾驶创企对新业务进行卡位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比如,今年7月20日,文远知行宣布全资收购自动驾驶货运创企牧月科技。被收购方牧月科技,创办于2018年6月,之前专注自动驾驶货运和物流领域。
![文远知行携手东风 Robotaxi落地武汉,暴雨晚高峰测试2小时无接管](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1/08/27/7000205260882969092/d6b3e9fe3c21415e8d700dfb8f8e22c6.png)
之后,牧月科技创始人兼CEO杨庆雄博士将出任文远知行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负责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创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并主持文远知行研究院的研发和管理工作。
牧月科技旗下一支由超50名算法及研发工程师组成的技术团队也将一起加入文远知行。随收购消息一同公布的是文远知行正式宣布成立深圳分部。
未来,文远知行大概率会进军Robotruck领域。
目前,除了文远知行,小马智行、AutoX和元戎启行,或早或晚他们的业务都已经涉及货运领域。在冲击万亿级的Robotaxi市场时,同步针对商业化场景做好战略布局可能将成为一个新的行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