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从长春到狼堡,“陈彬速度”再突破

帮宁工作室-太平洋号
有品质的汽车分享
+ 关注
AI选车专家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5年3月3日,长春仍然冬寒料峭,冰封的河面尚未苏醒,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彬带队,赶往大众汽车集团总部所在地德国沃尔夫斯堡(又称狼堡)。

这场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行程,见证了一个新的历史性时刻——中德汽车产业两大核心力量——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确定一汽-大众11款全新车型规划,进一步丰富合资企业的产品阵容。

双方以高规格礼遇,展开这次战略签约。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首席执行官吴博锐,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产品与战略负责人齐泽凯,以及中国一汽战略与合作部总经理孙惠斌、战略与合作部副总经理李松梅等十余位高管到场,共同见证这份承载着三十余载合作积淀的战略文件落笔。

3月17日上午10时许,中德两大汽车巨头同步官宣,向全球汽车产业释放这个战略新信号。

这是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共创共赢新高度,标志着这对拥有三十余年合作底蕴的跨国汽车联盟,将携手开启电动化、智能化与全球化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此次战略合作有多重利好。

其一,是双方“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落地的又一个里程碑。为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日益多元的需求,中德双方共同确定一汽-大众新车型规划,丰富一汽-大众的商品阵容。

其二,继续巩固一汽-大众市场领先地位。根据规划,2025-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约40款新车型,其中超半数为电动化产品。

其三,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此次规划的大众品牌新能源商品,将引入全新CMP等电动平台,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

其四,德国工业体系×中国创新速度=产业变革加速度。中德双方形成“双引擎驱动”模式,带来1+1>2的更多可能。

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式的系统进化。当新能源浪潮与智能革命构成汽车产业“双重裂变”时,一汽-大众以战略家的清醒认知,在股东双方的战略协同下,把跨国合作和技术共享的基因优势,转化为突围制胜的关键筹码。

电动洪流

3月3日,中国一汽召开1-2月经营工作总结暨3月经营目标部署会。1-2月,中国一汽整车销量超46万辆,勇夺开门红。

其中,一汽-大众表现格外亮眼,1-2月批发销量22.6万辆,零售销量23.5万辆,双双超额完成既定目标,而且累计燃油车终端零售份额预计达13.3%,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

从品牌维度来看,大众品牌累计销售13.6万辆,燃油车份额环比呈上升趋势;奥迪品牌国产车累计销售8.27万辆,实现同比正增长;捷达品牌销售1.65万辆,覆盖市场份额及燃油车份额均实现同比提升。由此可见,一汽-大众经营基盘稳固,持续在合资品牌中占据领先地位。

眼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超预期。一方面,智驾军备竞赛升级,长安、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等车企纷纷在智能驾驶领域发力,掀起了“全民智驾元年”的热潮。

另一方面,车企竞争维度升级。从单纯价格内卷,转向“技术+配置”双螺旋竞争,倒逼产业链价值重构。

在这样的市场态势下,一汽-大众需要作出更大的战略调整与突破。

1月10日,在一汽-大众2025年媒体沟通会上,三品牌相关高管透露了今年发展规划。

从他们的介绍来看,核心是既要在燃油车市场“守得住”,也要在新能源赛道“拓得开”。在数智化时代,一汽-大众坚持“油电共进”“油电双智”策略,推出纯电、混动、增程各路线的商品。自2025年起,特别是在2026年,一汽-大众迈入一场颠覆性的创新与转型之旅。

此次中国一汽与大众汽车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的重点,便是借助强大的商品阵容,以客户为中心,深度挖掘市场增长潜力,聚焦新能源领域。

“中德双方股东将继续秉持全球视野,依托三十余年的合作积淀,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将全球智慧与本土技术深度融合……以更具竞争力、更贴合本土市场、更优智慧出行体验的全新商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出行需求。”陈彬在签约仪式现场说。

贝瑞德则表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收获了超4000万客户的青睐,也将通过这一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至2030年的产品矩阵,巩固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根据本次战略合作协议,大众汽车集团进一步拓展一汽-大众的产品阵容,在覆盖所有动力类型的同时,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及增程式车型。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2025-2027年这一关键的3年窗口期内,大众集团将强势启动“产品风暴”。

按照较早前透露的未来3年计划,大众集团将向中国市场投放多达40款新车,其中超过半数为电动化产品。

如此大规模的新车投放,不仅创下合资车企的历史纪录,而且年均13.3款车型的投放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系列举措,展现大众集团深耕中国市场、大力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坚定决心与雄厚实力,有望在中国汽车市场掀起新的竞争热潮,重塑市场格局。

落实到此次战略合作签约上,从2026年起,一汽-大众将迎来新车潮,计划新增11款大众与捷达品牌的全新车型。这其中,电动化产品占比可观,包括6款纯电动、两款插电式混动以及两款增程式车型,以此加速自身的电动攻势。

在入门级电动车市场,捷达品牌将祭出“降维打击”策略,2026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

据帮宁工作室了解,该车型不仅将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还将提供先进的智能化功能。通过全新商品,捷达品牌把自身优势带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助力一汽-大众业务实力进一步提升。

至2030年,一汽-大众各品牌将在“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的基础上,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以多元化商品矩阵、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场景化体验设计,全面满足中国客户的多null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24
03-18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