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丰田悄悄布好了局

轩辕商业评论-太平洋号
洞察全球汽车变化 推动新汽车向前进
+ 关注

作者 / 徐美慧 张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2025年2月5日,丰田官宣,它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首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Toyota Battery Manufacturing North Carolina,TBMNC)经过3年建设已全面建成,从4月开始,第一批为北美市场定制的电动汽车电池将从这里运往各地。

新工厂投资140亿美元,占地面积超过65万平方米,相当于121个足球场大小,一共14条装配线,其中10条生产线专注于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打造电池模块,另外4条则负责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生产。

TBMNC是丰田位于美国的第11座生产基地,也是它首座位于日本之外的自有电池工厂。丰田预计,到2030年全面投产后,该工厂的年产能将超过30GWh,足以满足40多万辆电池容量为70kWh的电动汽车的需求。

目前,丰田在日本有一座与松下合资成立的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PPES)动力电池工厂,主要生产镍氢电池和方形锂离子电池。丰田还计划在日本福冈县新建一座纯电动汽车专用的锂离子电池工厂,为当地生产的雷克萨斯车型供应动力电池。

意味深长的是,在宣布TBMNC建成的同一天,丰田同时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以独资形式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详见《不在中国造的豪华品牌,世上再也没有了》)。

雷克萨斯中国生产基地总投资约50亿元,预计2027年后投产,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新公司除了生产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还将配套生产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方形电池。

轩辕商业评论认为,同一天时间,一向被视为在电动车方面发展迟缓的丰田官宣两件大事,显示其正在打响世界范围内的电动化保卫战。

丰田是全球汽车巨头,它的电动化战略从混合动力(HEV)起步,逐步拓展PHEV、FCEV。但是,丰田先前一直对纯电动(BEV)持保守态度,前社长丰田章男曾公开质疑纯电动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导致其在全球电动车发展浪潮中慢了半拍。

1997年,丰田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Prius),开创了混动汽车时代。2005年,混动技术拓展至雷克萨斯品牌,推出RX 400h等车型。2009年,普锐斯第三代发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混合动力车型,奠定丰田在HEV领域的主导地位。

2012年,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普锐斯 PHEV发布,进入PHEV市场。2014年,丰田推出首款氢燃料电池车Mirai,推动FCEV技术商业化。2019年,混动技术扩展到更广泛车型,如卡罗拉雷凌汉兰达等,HEV车型销量突破1500万辆。

2021年,丰田发布bZ(beyond Zero)纯电品牌,推出bZ4X,好歹正式进军BEV市场。2023年,bZ4X因轮毂螺栓缺陷全球召回2700辆,叠加充电速度落后于特斯拉Model Y,导致美国市场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

丰田相信HEV仍是未来10年主力。它凭借第五代THS混动系统和全球化布局,在混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丰田第五代混动系统成本降至第一代的1/6,北美油混车型单车收益超过燃油车。PHEV车型将向更高效、更长续航方向发展,如第二代普拉多PHEV等车型。

同时,丰田的 FCEV(氢燃料电池)将重点布局商用车。丰田氢燃料电池将主要应用于卡车、客车及商用车辆,而非主攻乘用车市场。它还在与本田、现代等车企合作,推动氢能生态建设。

尽管如此,历经调整,目前正从“混动龙头”向“多技术路径并行”转型。2022年,丰田提出“电动汽车优先”思维,并成立BEV Factory专攻纯电技术,包括新一代纯电架构,计划2030年前投入5万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用于电动化转型。

其中,2.8万亿日元用于固态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开发,其中固态电池团队扩编至2000人,2025年试生产线投产。如果2026年固态电池技术落地量产,则丰田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成本降低20%。

固态电池量产若如期落地,丰田将重获技术定义权。若量产延迟,2026年将推出双极性磷酸铁锂电池作为过渡方案,能量密度180Wh/kg,支持4C快充,成本较三元锂低25%。

除了雷克萨斯中国工厂建设外,丰田还将1.2万亿日元用于改造日本、美国肯塔基州的BEV专用生产线,在2026年将BEV产能提升至200万辆/年。

整个2024年,丰田全球纯电销量仅14万辆,占其总销量的1.3%。其中,仅有18570辆销往美国。这种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改变。通过在美国本土生产电池,丰田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美国推出5到7款全新电动汽车。

在中国市场,本土新能源车企发展迅猛,竞争异常激烈,雷克萨斯的国产意在借助中国本土企业的力量,主导纯电动汽车的规划与开发,以此来适应中国市场需求,与本土新能源汽车巨头展开竞争。

丰田希望通过在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深耕,在电动化转型中找到新的增长路径。

丰田的目标是2026年销售150万辆纯电车,2030年达350万辆。雷克萨斯品牌计划到2035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100%纯电动化。同时,BEV业务实现盈亏平衡。

丰田的电动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一场对组织灵活性、供应链掌控力和市场响应速度的全方位考验,其成败将深刻影响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轩辕商业评论认为,尽管面临激烈竞争和技术挑战,但凭借其在电池、电驱、氢能等领域长期积累的研发能力和市场基础,丰田有望在全球电动化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154
02-07
智驾大横评

网友评论

表情


发表评论

相关车系

更多>>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