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降落。
这几天,博主@键盘车神教教主 赛道驾驶小米SU7失控上墙又火了一把。本是吃瓜的我,看到教主最后说的关于刹车方面的观点,从心底很是认同:
“……现在的国产的新能源车太卷了,导致那些不能被作为卖点的地方,不能被普遍的消费者看见的地方,实在是太省成本了。要么就是国家标准再往上提提,多提一些。要么呢,就只能靠媒体人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去给予那些愿意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说刹车方面去投入成本的车企,给他们一些正向的宣传,其实也是会推进这件事情的进步……”
反复看了几遍这一段,决定“我358团一定帮帮场子”。
照例狗头保命说在前:
关于安全的讨论,是本文的主要意图。对于安全,讨论得再多也不为过,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教主的视频各位自行搜索观看,我跟他并不认识,有其他要了解的,可以移步他的账号咨询。
小米SU7的刹车有问题么?我觉得从现行法律法规的层面看,以及普通家用的层面看,完全没问题。在赛道极限驾驶出问题了,能不能怪厂家?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去苛责厂家。
但是,我赞同的是,刹车做得更好的车型、厂家、品牌,值得我们媒体人多给予“正向的宣传”。当消费者买车时,关注到安全问题时,能够知道,有些厂家、品牌是做得更好的。
说件小事,驾仕派内部规定,所有人在工作和参加试驾活动时,不论在车上哪个座位,都必须系上安全带。
从汽车厂家的角度看,可以很委屈的说,刹车技术和设备都是符合了法律法规的。所以这里,我们要好好捋捋对于刹车安全的尺度拿捏。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看,曾经要想把一辆量产车做到零百加速3秒级,那需要极大的投入和极高的技术水平。能做出这种开发决策的厂家,以及实际参与的工程师,往往都有参与过赛车领域,对汽车研发有综合的理解能力,对加速指标,以及刹车性能等综合配套指标,有自己的理解和较为全面的把握。
纯燃油车时代的性能车,即便是百公里加速5秒级别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那个轮胎、刹车性能都非常恐怖。相应的使用范围是有收缩的,纯燃油的超跑日常代步的几率非常低。刹车指标高一些,损耗快一些,都在可理解范围内。
打个比方就是,以前在研发让飞机飞得更快的时候,也同时在考虑怎么降落更安全。战斗机靠飞机刹车不够,那再配个减速伞,该用、用得起。
现在的电动化,从技术层面把百公里加速3秒级,变成了相对容易的事。造车新势力为了制造卖点,也有意放大这种超级性能。关键是,以前的百万级、千万级跑车加速指标,现在只要29.99万,这个价格以前的超跑买保险可能都不够。关键是,现在加速3秒级成了日常代步车。
所以在加速指标快得飞起的同时,再减去电池成本,这个车其他地方的成本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就很不错了。而且家用车也不可能让车主频繁的去更换刹车片,不能大幅提高使用和保养成本。
我想,即便小米SU7的工程师里,是有意识到赛道场景的刹车问题的,但限于总控、成本等因素,现在也就给出了这个结果。这毕竟是辆家用代步车,即便加速很快了。
就像一辆自行车装上了喷气发动机,可以很快,但是刹车片还是自行车的刹车片。
教主在视频里提了一句,安全冗余部分进口品牌的电动车还可以。
这背后,不仅仅是进口品牌电动车的售价更高、能有更多硬件支撑的原因,关键一点是进口品牌主观的安全意识:能跑多快,就得有相应刹得下来的技术。最最关键的是,大多进口品牌的快是指赛道综合的快,而不是直线加速场地那一哆嗦。所以人家的刹得下来的衡量指标是赛道跑圈。
我们的新势力造车品牌该怎么拿捏尺度呢?个人愚见:不能敞开了玩,或者升级了再玩。
以小米SU7为例,日常使用没问题完全可以不用去做大改动。针对少部分要用原厂状态玩极限的用户,能不能升级一下系统,监测到激烈驾驶行为后,车机更加积极的提示安全,甚至限定激烈驾驶行为的次数。
比如:超出某个频率的急加速、急减速、超高速(120km/h以上)行驶后,车辆自动锁死超高速,必须回到售后检测后,才能解锁超高速驾驶。
相应的思路是,用户若进行了刹车升级,就可以解锁赛道等合法场地的激烈驾驶行为。看,这品牌方的盈利点不就出来了么,官方配套,或者授权认证的升级硬件。再加个升级硬件送赛道课程,再刷一波好感。
这种要求可能有点过分,卖了刀还要管刀怎么用。但我们看某些互联网企业的口号“不作恶”,那是最消极的主观态度。在我国,管制刀具必须受到监控,而且不能带上公共交通工具。
这种度的把握,全凭公司主观理念,我们无法强求。
但是,本文的出发点,就是作为一个媒体,“给予那些愿意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说刹车方面去投入成本的车企,给他们一些正向的宣传”。
以后,在对这些愿意投入的企业的掌声里,我们将给出自己的一份。
文 | 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