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斯拉CEO马斯克在2020年首次提出4680电池以来,这款被誉为电动车领域革命性产品的新型电池便备受瞩目。
4680电池以其更大的体积、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更低的成本等优势,一度点燃了全球电动汽车爱好者的期待热情。然而,时至今日,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电池却仍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不禁让翘首以盼的车友们疑问重重:4680电池到底何时才能真正落地应用,我们还等得起吗?
![4680电池吹了几年了到现在还没能量产,车友们的耐心还剩几格?](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4/01/28/7328670303469437490/68a77f7b0126423f989d1cb5f14186c4~noop.image.png?x-expires=1708985154&x-signature=L0cX0td95TpiNGT9NHUwDcwzwHI%3D)
4680电池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容忽视。特斯拉试图通过采用无模组设计、干涂层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手段来提升电池性能,但这些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过程并非坦途。例如,干涂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增加,使得大规模量产的步伐受阻。
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同样不可或缺。特斯拉在4680电池的生产初期可能尚未建立完善的产品质检流程,使得电池的良品率难以保证,这也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其进入市场的节奏。
![4680电池吹了几年了到现在还没能量产,车友们的耐心还剩几格?](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4/01/28/7328670303469437490/00dc2542c40f43ff84e1b688e5cfd580~noop.image.png?x-expires=1708985154&x-signature=XSMG2KxGypb43MCtn2tMyBi8PX0%3D)
为了加快生产进度,特斯拉不得不紧急求助中国的电池制造商。原来,由于自家生产线上的一些技术难点没那么快攻克,特斯拉选择从中国采购关键的电池正极材料——这可是决定电池性能好坏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要知道,中国的电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可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像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这样的巨头以及一些颇具潜力的二线电池厂商,都是特斯拉这次紧急合作的对象。这些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研发和生产规模上都有硬实力,而特斯拉引入它们生产的正极极卷,目的就是尽快把4680电池这块短板补起来。
![4680电池吹了几年了到现在还没能量产,车友们的耐心还剩几格?](http://img.pcauto.com.cn/images/ttauto/2024/01/28/7328670303469437490/ca032ef70f374e538b51917599340f39~noop.image.png?x-expires=1708985154&x-signature=RssJaOiCQeSb5JbSS7lEohmTboc%3D)
所以,虽然4680电池的量产之路坎坷曲折,但特斯拉牵手中国企业的这一波操作,无疑给焦急等待的车友们打了一剂强心针。对于车友们来说,既然特斯拉已经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也许再坚持一下,那个传说中的超凡电池离真正上路的日子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