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们还有多远?大众新能源车试驾专题
标题:电动汽车离我们有多远?
6月14日,笔者参加了大众汽车在上海举办的“blue-e-motion”新能源汽车试驾活动。此次试驾的大众汽车带来了四款最新最环保的车型,包括已经在欧洲上市的高尔夫1.2T蓝驱、全新途锐(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混动,以及尚未上市、仍处于研发阶段的电动版高尔夫6和电动版朗逸(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这四款车涵盖了现在和未来,低端和高端,全方位展现了大众未来环保汽车的发展路径。
下面我来详细阐述一下这四款车的试驾体验。在此之前,我想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所了解到的大众电动车的发展情况。
大众的开发人员向我解释了他们在新能源尤其是电动汽车研发方面的策略。可以预见,在环保呼声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未来几年汽车产业的战略布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众的目标是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所以他们不敢忽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今年3月,他们发布了全球电动汽车战略,决心在2013年开始生产销售纯电动汽车,包括电动Up!电动高尔夫也将于2013-2014年在中国上市。
大众汽车工程师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汽车行业对电动汽车技术的探索。从早期的铅酸电池到后来的镍氢电池,再到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电动车行业最关键的部分。目前,镍氢电池已经很好的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而纯电动汽车以锂电池为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
随着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电动汽车的性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通用、大众、日产等几家厂商目前推出的纯电动实验车型,无论是动力性能、巡航性能,还是车身结构的实用性,基本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用车需求。然而,仍有许多困难有待解决。一是锂电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必须尽快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成本效益;二是充电设置需要搭建,充电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众预计从2015年开始锂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这是基于与福特、马自达、雪铁龙等汽车制造商就电动汽车的研发方向和未来标准结盟达成的共识。大众电动车的希望不是一步到位的。他们提出了“增程”计划,从优化内燃机,到弱混合动力、强混合动力,再到插电式电动汽车,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目前,大众平均每天申请10多项电动汽车专利,一场关于未来的争夺战悄然打响。
说到电动车的技术战,大家肯定会想到比亚迪。比亚迪最核心的铁电池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车厂能跟上它的步伐,铁电池的比亚迪F3DM(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已经实现量产。从这个角度来说,比亚迪确实有一些优势。但电动汽车的研发不仅仅是电池部分,还有整车技术集成、安全性能、电池回收等环节。在这些方面,我们不敢保证率先实现电动车量产的比亚迪是否领先于大众和世界。
那么大众的电动车技术处于什么位置呢?说实话,从大众宣布电动车战略,到这次blue-e-motion主题活动的举办,似乎只是一个姿态——一个做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商所必须的姿态。然而,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没有核心技术——他们的工程师承认大众的电池是外包的,他们只专注于整体的模块开发。电动汽车的研发很大程度上受到电池供应商的制约。大众透露,他们和全球很多电池供应商都有合作(包括比亚迪)。不过大众暂时对2013年计划投产的电动汽车的产业规划不予置评,比如价格多少,比传统汽车贵多少,届时电池性能如何,供应商是谁。
这就是目前电动车与我们的距离。
【小知识】电动车VS内燃机车
以目前的电池技术,一个90公斤重的电池才能储存相当于1公升燃油产生的能量。 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达到70-80%,远高于内燃机的20-30%,换言之用电池驱动汽车浪费的能源少得多。 电池是有寿命的,如今电池的平均寿命大约是300个使用循环周期或10年左右。 目前电池容量每千瓦时的制造成本为700~1500欧元,通过加大批量生产,业内预期这个价格可以降到300~500欧元之间。 以上一条数据为基础,目前要实现100公里的续航能力,需要15~20千瓦时的能量,即每套车用电池组的造价高达1~3万欧元。 目前用一般民用电源将一部电动车充满需要6~8个小时。用高压电流充电站可以将充电时间缩短到2个小时,但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措施。 如果使用可再生能源来发电,即不考虑发电过程中的排放,纯电动车行驶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为5克/公里,远低于目前排放较佳的混合动力汽车(115克/公里)和高效柴油车(126克/公里)。 电动车以现有手段充电1分钟,获得的能量仅够行驶1公里,而高效柴油机加油1分钟可以行驶1000公里。换言之能量补充效率低是目前电动车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即可进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