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责任如何认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办

2022-06-13 13:53:33 作者:diaohaiying

一、如何认定肇事逃逸的责任?

该法对交通事故的责任作了如下规定:

(1)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当事人之一未归案,但逃逸当事人身份已调查清楚,不影响公安机关依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由公安机关根据调查事实和理由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

公安机关认定责任的期限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992年8月10日公安部令第10号)第三十二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应当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在下列期限内作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在事故发生15天内;20天内发生重大和特大事故。因交通事故情况复杂,不能按期确定的,必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天、15天、20天。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后,应当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未逃逸归案,身份不明,不宜由公安机关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破案查明逃逸方身份后,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有关规定,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从理论上讲,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逃逸且身份不明的,根据相关规定可以推定其负全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做出这样的认定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既没有责任主体,事故处理工作也无法继续。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确定是哪个具体的人或单位做出了交通事故赔偿,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相对人,其他当事人也无法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有鉴于此,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一方逃逸,身份不明的,暂不宜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第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本案中,肇事司机致一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具有醉酒驾驶、肇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根据法律,他将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关于民事赔偿,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附带民事赔偿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一)丧葬费;

(二)死亡赔偿金;

(三)医院抢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

(四)被害人亲属因丧事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热门文章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