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行千里 探知神州 西藏阿里地区科考之旅(下)
【太平洋汽车网 文化频道】在游记上篇中,我们见识了连绵千里的札达土林,在东嘎·皮央遗址、古格王国遗址,我们从中触摸到了历史凝重的一面,此外还在托林寺忆述了古格王朝时期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扬。
下篇我们将走近更为古老的象雄文明——这个数千年前就在西藏盛极一时的国度,从雍仲苯教的发祥和如今所剩无几的建筑遗迹之中,感受历史沧桑。
本次文章继续对积极参与文章评论的网友进行抽奖,设置“精彩评论奖”和“走心评论奖”。
精彩评论奖的奖品为五十铃mu-X牧游侠X-POWER特别版原厂车模一个,共2个名额。
走心评论奖的奖品为五十铃官方小熊布偶一个,共2个名额。
恶意刷楼或无关评论视为无效。
行程过半,在接触了距今一千年左右的古格文明后,我们继续走向更远古的藏区历史。
大多数人对西藏政治历史的了解,更多是关于和唐朝来往密切的吐蕃王朝,而实际上藏区最为古老的根基文明,是距今四千年左右的古象雄王国和发源于西藏本土的苯教。
象雄王子辛饶弥沃祖师对过去的原始苯教进行变革,创建了雍仲苯教,后人称之为“古象雄佛法”,它几乎是西藏最古老的文化体系。古象雄文明和雍仲苯教是西藏文明的源头,毫不夸张地说,要深入了解西藏文明,必然绕不开象雄文明;而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然涉及苯教。
今天的藏族民俗中有许多习俗源于雍仲苯教,如煨桑、风马旗、五彩经幡、白色崇拜等等。而位于噶尔县门士乡的古入江寺,就是阿里地区唯一一座雍仲苯教寺院。
古入江寺建于1924年,内部寺庙、佛殿等建筑建筑以白色为主,乍看与藏传佛教较为类似,但其实这座寺院是严格参照苯教仪轨的,前来朝拜的信徒也是严格按苯教传统规矩,逆时针转经。
正殿中央是建庙者——琼追·晋美南卡多杰的灵塔,院内主要建筑有卡洞拉康、祖拉康、藏康、噶丹居拉康等殿堂。建筑中的装饰、法器、壁画、殿堂,均严格按照苯教仪轨,涉及数量的也多按3、6、9、12等以3为倍数的比例建造。
除了“阿里唯一苯教寺院”的身份外,关于这座寺庙,最大的引人之处在于这里展示着意外发现的大量关于古象雄文明以及雍仲苯教文化的珍贵文物。
2006年,一辆卡车在阿里噶尔县门士乡的古入江寺附近压塌路基陷车了。这次陷车是卡车司机的不走运,却是考古学上的一个大惊喜。
卡车司机陷车后找来了当地村民和附近寺庙的僧人帮忙,结果在救车过程中,大家意外发现塌陷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坑洞,里面竟是一座墓葬。
整座墓葬规模相当宏大,从文物的特征和年代可推断这是属于象雄时期的密集古墓群,有着至少1700年的历史,大约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期。另外,这座墓穴与当时的象雄都城“穹隆银城”有着紧密的关联,极有可能是象雄最高统治者的墓穴。
在这次考古行动中出土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这个黄金面具。阿里地区本就盛产黄金,根据雍仲苯教文献中关于象雄传统随葬品的记载,黄金面具就是其中一种。后来在阿里地区其他地方也出土了金面具,表明“黄金敷面”的确是当时普遍的丧葬习俗。
而比起黄金面具,出土的丝绸和茶叶更能反映当时象雄王国的兴盛和经济往来。象雄时期的大陆中原,丝绸和茶叶都属于宫廷和贵族阶层才享用得起的奢侈品,在阿里地区出土了这两样东西,可见当时的象雄已经和中原有了较为深入和高层次的来往,比吐蕃史书中记载的“唐代文成公主将丝绸和茶叶带入西藏”要早一千年以上。
从时间上来看,象雄所处的年代,正是丝绸之路起源的汉代前后。而从地理上来看,象雄所处的阿里也是中原连接中亚、西亚的区域,也就是说阿里地区在汉代可能已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因此这里出土了丝绸和茶叶等文物,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当时象雄文明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
地处世界屋脊的屋脊,高海拔带来恶劣生存条件的阿里地区,存在过如此高程度的文明,确实有些不可思议。尽管西藏和阿里如今不再像古代那么难以到达,但象雄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在今天依然充满了神秘色彩,关于这里的人文和宗教等历史,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后人去探知和思索。
殿内墙上一幅挂画引起了我的注意,院内僧人介绍,图中是后人根据苯教文献记载以及卡尔东废址现状所绘的象雄王国都城遗址原貌。这座争议中的象雄都城遗址就位于古入江寺外2公里左右的地方,这个极有可能为当时都城王宫所在地的山堡,如今是何番模样?
卡尔东遗址位于离古入江寺仅数公里的一个山头,并没有一条显眼或者正式的道路通往那里,仅能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凭着依稀可见的车辙,爬上一段沙土坡道后到达。
坐在车里,颠簸的路况和随着地形不停左右摇摆的车身容易让人犯晕,好在mu-X牧游侠有韧劲的底盘和悬挂已经将大部分细碎的震动和弹跳过滤掉了,否则到达山顶后,我可能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先将午饭交还给大自然。在如此极端的原始环境下去探索古老文明,没有一辆通过性能好且可靠性足的交通工具,是无法完成的,所幸mu-X牧游侠强大的四驱系统将我们带到了山顶的遗址。
巨大的山体从远处和山脚看上去,和普通的山丘并没有什么不同。当你开着车从山下的铺装公路途径这里,如非经人提起,你绝不会将这座光秃秃的山丘和青藏高原的根基文明——象雄王国联系起来,你不会知道这里在四千年前曾是一座宏伟的城堡。
苯教文献中的提到,象雄王国的都城被称为“穹隆银城”,由藏语音译为“穹隆威卡尔”,“穹”指的是大鹏鸟,“隆”“隆”意思是“地方”,“穹隆”就是大鹏鸟居住的地方。“威”指银子,这里引申为银色,“卡尔”是城堡之意。
因此,穹隆威卡尔即是“大鹏银城”之意,大鹏鸟是苯教信仰中神圣至高的动物,象雄王也被称为“鹏王”,其居所自然也就由此命名,以此体现其地位。
据记载,这座象雄都城位于海拔4400米的卡尔东山顶,建筑规模宏大,面积10余万平方米。2012年,考古工作者对这处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测绘和发掘研究,发现这座遗址内不仅有石砌房屋、祭坛、内部暗道的遗迹,还出土有石磨盘、石磨杵、铁三角、铁甲片、箭簇等大量遗物。
专家由此推断这个拥有城堡、墓葬的大型遗址,即便在当年不是所谓的“穹窿银城”,也应该是象雄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城落中心。
到达接近山顶的一处平台后,继续徒步往上,穿过被剪开的隔离网,小心翼翼沿着狭窄的小径抵达山顶。
此时,眼前所见的整座遗址呈现的是彻彻底底的废墟状态。是的,几千年时光,从宇宙维度来看,只是一瞬间,于人类文明而言,却是沧海桑田的漫长光阴。
若不是那些较为明显可见的砖瓦垒起的城墙痕迹,你绝不会轻信这里曾经有过什么了不得的事物存在。眼下的一切也不足以让你脑补出此处当年的模样,只能从古入江寺那副挂画中,想象这座城堡当年的大致形态和恢弘气势。
极目四望,西边是连绵群山,象泉河蜿蜒与峡谷之间,东边则是一片宽阔的河谷,更远处就是冈仁波齐神山。神山与河水加持,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是确信此处为穹窿银城者的一个依据。
尽管有相关记载和出土文物,但这些依然不足以确认此处就是传说中的象雄王国都城,穹隆银城究竟在哪里,至今依然存在争议。除了这处卡尔东城堡遗址,位于札达县达巴乡的曲龙遗址,也有着比较高的认可度。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