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保险与贷款实例分析

司机成弱势群体 谁为强制三者险买单
[ 04-11-8 17:38 ]  太平洋汽车网  

  保险公司为何对变更三者险的事情不大起劲?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原因:“三者险费率虽然调高了10%,但增加的几十元的保险费并不能化解新赔偿标准给保险公司增加的赔款风险。”这位人士表示,由于各家保险公司调高的费率只是为了应对在《强制三者险条例》出台前这一过渡期发生的事故,而条例一旦出台,三者险变成法定强制保险,那么费率肯定还会改变。而目前在过渡期的这一临时费率上调,显然与增加近两倍的赔偿标准不能成比例。而车主如果拿的是旧保单,保险公司就会按照高法的司法答复原则只按旧标准赔偿;而车主一旦加了费改成新保单,保险公司就应该按照现在的新标准来赔偿三者险。因此,保险公司当然从心里不希望车主都来改费率,也就索性都采取不事声张的态度来对待此事。只待《强制三者险条例》尽快出台,给这些问题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但这样一来,保险公司不愿承担的风险,自然转嫁到了车主身上。

  三大悬疑牵制《强制三者险条例》顺利出台

  车主们普遍抱怨:现在开车都战战兢兢的。因为无论是否自己的责任,都可能要为事故买单。

  保险公司在辩解:不能光骂我们啊。不是保险公司不赔,实在是赔不起,而且也没有法律规定该怎么赔。

  这一切,似乎最终都归结到一个原因———与《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的《强制三者险条例》没有及时出台,从而造成交通事故责任判定、费用承担、三者险的理赔等各环节遭遇法律真空,不能相互支持衔接。其代价是众多车主在事故中“暂时”买单。

  本应与《道路交通安全法》于今年五一共同实施的《强制三者险条例》为何还未出台?什么时候能够出台?早在五一之前,有关部门就开始向包括保险公司、交管部门等各方面征求意见,但直到目前,据称《条例》已经修改到了十几稿,仍然迟迟未见终稿。业内人士透露,《条例》的难产,主要原因是在几个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上各方面意见的不统一。而《条例》一旦出台,也必将解决目前现实中的几大悬疑问题。

  悬疑一:司机无责任,事故谁来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即使是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行人穿越护栏被撞事件,事故车辆也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责任,除非司机能够证明自己未超速并且举证行人是自杀或故意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保护弱者、维护人权的本意无可厚非,但这样是否会侵害司机的正当权益并且纵容行人违章、阻碍现代交通发展、甚至拓展了“碰瓷儿”一族的生存空间却值得推敲。更重要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保险公司应先行垫付医药费用,《条例》必然会规定保险公司垫付的方式、医院抢救治疗和收费流程等具体操作方式。但如果是行人完全责任的事故,《条例》又会怎样规定经济责任的承担呢?

  悬疑二:强制三者险价格怎样定?人身赔偿标准的提高,使三者险的赔偿风险加大,这也是目前各保险公司纷纷提高三者险费率的理由。但《条例》一旦出台,第三者责任险将成为国家强制投保的法定保险,所有上路车辆必须投保。

  日前,中国保监会财产险部负责人曾表示,对于强制三者险,保险公司应当按无盈无亏原则厘定费率,保监会也将按此原则进行审批。而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预测,一旦三者险成为强制保险,将会固定费率、固定保额,价格将

  会相当低廉。与此同时,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就成为了强制保险之外的可上可不上的补充保险。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必然压低商业三者险的价格。从国外经验上看,一旦三者险被纳入法定保险,商业三者险都是呈现价格走低的趋势。但无论三者险价格怎样变,法定保险的费率要满足大多数人能够承受的条件,同时也要让保险公司赔得起。

  悬疑三:肇事逃逸事故的受害人谁来救助?《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了保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权益,规定对于肇事逃逸事故中的受害人启动一种“保险救助基金”来承担经济补偿。但是这种保险基金怎样缴纳、积累,如何运作,由谁来运作等都将由《条例》进行明确。

  据透露,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对《强制三者险条例》进行最后阶段的调研、论证和征求意见。而这一“有关部门”指的是国务院法制办以及协调各部委之间关系的一个专门机构。有关人士透露,正因为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且牵涉部门众多,包括公安部门、卫生部门、保险机构甚至财政部门等,许多细化的方面比如费率计算、责任细分等必须谨慎审议。

  不管怎样,“现在离出台的日子不远了”。
每日读图
最危险的汽车工
最危险的汽车工
出家人代步居然用这个
出家人代步居然用这个
天南地北约会春天
天南地北约会春天
新疆,色彩之旅
新疆,色彩之旅
华晨跑车M3参数曝光
华晨跑车M3参数曝光
凯迪拉克凯雷德上市
凯迪拉克凯雷德上市
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Honda参展概要
2006年北京国际车展Honda
迈巴赫旗舰62 S北京全球首发
迈巴赫旗舰62 S北京全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