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网上打折叫卖 保监会紧急叫停!
延展 听证申请碰“软钉子”
4月28日,刘家辉代表157位车主向保监会提出“交强险保费听证申请书”。当时刘家辉表示,交强险在近一年的执行过程中,在“保费过高、保额过低”、“财产赔偿条款与商业三者险责任重复,加重投保人负担”、“无责财产赔偿,使有责方获得‘不当得利’”等方面引发争议。刘家辉要求保监会公布去年交强险费率的厘定依据、费率构成、决策程序等相关数据,但保监会却未做出任何解释,只说将公布交强险的业务情况。刘家辉不能认可保监会的答复。
保监会复函称,“根据《条例》(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6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及交强险费率审批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并不需要就相关行政许可举行听证。”这是自交强险被指“暴利”和“赔付限额太低”等以来,保监会首次明确表明态度。保监会称,考虑到交强险的特殊性,在此前审批行业上报的交强险费率过程中,广泛听取了私家车、营运车辆、摩托车及农用车等多种车型消费者代表的意见,以及相关部委、专家学者的意见。
预测 交强险保费有望7月调整
实际上,早在交强险于去年7月1日实施前,1050元的定价就曾遭到“定价过高”的质疑。当时车主就普遍认为,这样的价格偏高。如今保险公司的年报无疑证实了车主当初的判断。
“交强险保费由保监会统一制定,以‘不盈不亏’为原则。按照规定,交强险实施1年后,保监会将根据运营情况,对交强险保费进行调整。”保险行业协会财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交强险保费确实过高,就要进行调整以实现“不盈不亏”的目标。但他同时认为,交强险的盈亏不能以一两家公司或某个地区的数据为判断依据。同时判断盈亏也不能只看赔付率,还必须把各项运营成本也计算在内。
保监会针对种种指责做出了回应。保监会表示,2007年7月1日,在交强险经营满一年时,保监会将对外公布经营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尽管7月后交强险如何调整仍是未知数,但不少人持乐观态度,认为降价是大势所趋。一家保险公司理赔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交强险的赔付率显然要比预期低,应有300元的降价空间。
相关链接
交强险被质疑的原因
一辆普通的私家车每年保费1050元,属于必须上的险种,“千元保费万层浪”,用这句话形容未满周岁的交强险目前的处境十分恰当。目前交强险被质疑主要有三大原因。
1.无责赔付
A、B两车发生交通事故,A车主没有责任,B车主全责,根据交强险的规定,仍要赔给有责任一方400元。
2.与商业三者险差别较大
以6座以下家庭自用车一年的费率为1050元,最高死亡赔偿金为6万元,其他医疗费用、财产赔偿仅几千元。根据2007版商业车险条款,1300多元的保费就能买到保额为20万元的商业三者险。
3.盈亏谁说了算
交强险应该是“不盈不亏”。但有律师指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亿,只要投保率达到80%,每年交强险的保费收入就能达到800亿元。根据公安部公布的交通事故统计,每年各种交通事故赔偿总额不超过200亿元,扣除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业务成本200亿元,交强险每年至少有400亿元的“暴利”。是否暴利虽然未有定论,但由谁来界定利润却是更关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