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汽车导购 / 保险与贷款

进退维谷—中国汽车消费贷款发展之浅析

[2003-08-12 09:27:53]  太平洋汽车网   pcauto 慧聪汽车市场    责任编辑: zhouweili
特别关注广州车展前瞻关键词: 贷款 保险
  慧聪汽车市场研究所 张冬晓

  一、发展现状

  汽车消费信贷兴起于二战后的西方国家,它产生的根源在于:一是战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滞后于生产发展,导致消费与供求之间的矛盾;二是银行的资金较为充足,从生产领域的贷款扩展到消费领域。于是有了金融创新,有了汽车消费贷款。

  目前,全球70%的私人用车都是通过贷款购买的。在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高达80%。2000年,美国每十辆售出的新家用车中就有九辆是通过各类贷款实现的。仅新车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即高达200亿美元。有关研究指出,如果没有汽车贷款,美国年新车销售量至少要减少50%,约800万辆。我国的这一比例还非常低,2001年仅为15%,2002年为25%。


  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看起来有其充分的发展理由。按照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该国就进入消费信贷时期,人们对汽车等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在我国,许多城市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许多居民具备了购车能力。与此同时,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令大量的城市消费者把目光投向消费信贷。从银行角度来讲,我国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的金融资产。2002年全国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2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充裕。从汽车厂商的角度来看, 2002年全国轿车产销量分别为106.24万辆和105.8万辆,比上年增长52.8%和50%。汽车已进入井喷式生产期。厂商与厂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三方面的角度看,汽车信贷都有充分发展的理由。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汽车消费贷款有如一块鸡胁,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投入高,风险大,对消费者来说,手续复杂,费用高昂。造成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关键词: 贷款 保险
复制文章 前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为太平洋汽车网转载文章,欢迎各家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原出处,如果想转载“太平洋汽车网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http://article.pcauto.com.cn
美女图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