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系列点评 大众中国滑铁卢还是保卫战

2005-05-31 10:26:55 来源: pcauto 作者:任我行

  二、8万-10万元 桑塔纳捷达:价格与售后 两道招牌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德国,德国汽车厂失业率上升,生产力下降。大众汽车第一个进入危机边缘,大众掌门人皮耶希博士开始寻找能用更低成本赚钱的投资市场,在他看来,要让大众摆脱困境,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只有中国,且只能是中国。公元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CKD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这辆车被命名为桑塔纳。当时的中国市场除了国产上海牌轿车,就是原苏联的伏尔加和拉达,便没有更多先进技术的车型。

  于是这辆当时几乎是100%进口件的组装桑塔纳开始来到中国并展示它的神奇魅力,即使是近20万元的高昂售价一样成为国内最紧俏的商品。二十年来,上海大众对桑塔纳所作的所有工作几乎都是在提高国产化率这方面,这款车也历经了风雨,在价格的不断下调中从公务市场走向家庭,“乘坐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经典广告词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禅。1991年12月第一辆捷达在长春下线,终于打破了桑塔纳独霸天下的状况,从1996年到2001年,该车以每年的增速40%的销量迅速夺走了桑塔纳的市场股份额。此时的大众还很欣慰,因为毕竟占据中国市场的,都是自己旗下的产品,他们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影响大众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但是随后的发展却不是如此,随着各家合资企业的加入,各种性价比更好的汽车纷纷上市,渐渐地桑塔纳和捷达的光环消失了,此时,伊兰特凯越福美来等车型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老三样”而崛起,成为个人购车的真正热点,不过即便如此,两个大众凭借多年以来在国内建立的销售网络、维修站点以及配套厂家提供的配件,让他们稳定在公务市场和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理念中。

  2005年一季度末,捷达和桑塔纳依然维持在第三和第五的行列,但是此时他们早已没有了江湖大佬的风采,被“出生牛犊不畏虎”的各款新车打压得只有喘息的气力。2005年捷达通过换心和变脸,让它获得了一些人气,而桑塔纳一如既往的容颜,能够保持前五名已经相当不易。当初两个大众在国内的竞争,并没有引起德国大众的重视。所以桑塔纳和捷达之间的争斗也从未停止过,不过他们的斗争是逐渐开始升级的,早先没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时,他们是通过增加一些零星的配置来招揽生意,价格却始终保持稳定。但是到了后来,他们彼此之间已经不能互相兼顾了,于是真正的价格竞争才开始,直到今天两款车型都维系在8万到11万元之间的价位,这个价位是这两位老先生继续保持在销量榜前五名的根本原因。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太平洋汽车网APP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