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币观望不如早买早用 消费心理变化催热车

2005-03-01 15:25:31 来源: 作者:郑海阳

  中国车市经过一整年的调整,正令大部分厂商都感觉灰头土脸之际,2005年1月却突然咸鱼翻身:销量达到19.49万辆,大大超过2004年1月份的15.55万辆。轿车市场突然在冬天转暖,有人说是因为降价,但是近期没有降价的车厂,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却同样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说春节是消费旺季,但同为消费黄金周,去年五一、十一却市场惨淡。其实说这两个理由催热了春节车市也对,但它们只是外因,而真正的内因还要归功于购车者的消费心理的变化。可以说,正是消费者日渐成熟的购车心态提升了春节车市的热度,而如何把握这种心理变化,也将是汽车厂商们日后的必修课。

  持币观望不如早购车早使用

  观点: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主任徐长明认为,1月份轿车市场的热销确实超过了正常状态,最可以解释市场突然升温的原因可能就是那些持币待购的人再也等不及了,于是提前释放了去年积压的购买能力。

  去年由于汽车价格一路下跌,造成了一大批观望的消费者。到了年初,一方面是长达一年的观望从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他们的耐心,特别是相当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了有车的便利后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春节假期的到来使用车需求大增,再加上年终有一笔较大的收入,正好也能够满足他们的购买欲。

  而且消费者也逐渐认识到,消费是有时限性的,今天购买了商品,今天就可以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如果三年不消费,这三年中,金钱还在你手中,但是你却不能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况且现在车价虽然便宜了,但是相关费用,如汽油、保险、贷款利率却上涨了,再加上没有车所失去的机会收益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影响,早购车早使用也还是值得的。

  而春节只不过提供了这样一个诱因,让这种购车的需求集中爆发而已,当然,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也是让大家出手的一个原因,大家都买了,自己也得赶紧动手,不然就吃亏了,所以到后来以至于许多车商敢于逆市涨价。

  开始注重经销商品牌

  观点:经销商品牌也值钱。

  虽然目前国人购车最看中的还是价格,但是这种看法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前两年在车市上屡试不爽的降价招数,在去年并没有得到好效果就是一个明证。其实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投入,可以说要远远超过车价,所以单纯以车价的高低来决定购买行为,并不一定能够如愿省钱。

  据上海万兴汽车实业公司广告宣传负责人尹世清介绍,前两年许多人买车就像买其它消费品一样,托朋友,找路子,货比三家,越便宜越好;而现在,各种优惠和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反而让他们有点无所适从,何况从本质上来说,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如说某经销商打出“买车送28800元车牌费”的幌子,而这个车型本来的优惠幅度就超过了3万元,当然,一送牌照你就得按原价买了。因此当理性的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经销商之间车价优惠幅度实际相差无几后,就开始转而注重经销商的品牌,比如经销商的知名度、诚信度、售后服务实力、技术实力等。而一开始以汽车维修起家的万兴,在这方面就受益颇多,至少有40%以上的客户就是冲着维修服务好而选择到万兴买车的,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太平洋汽车网APP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