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微车解禁
多年以来,国内不少大中城市以微型汽车环保、安全不达标、影响都市形象为由,对微型汽车采取种种歧视性限制政策,且对微型汽车的禁限有向中小城市蔓延和日益扩大之势。例如,自2001年8月起,广州市停止给1.0升排量(包括1.0升)以下的小汽车上牌,已上牌照的微型小汽车必须在指定路段内行驶。
应该说,在前些年面的满街跑的时候推出这些禁限措施,是有一定道理并且也取得了成效的。不过时至今日,面的再也不是国产微型车的主流产品,各式各样外形新颖、安全舒适并且排放水平也完全不比大轿车差的微型轿车,纷纷走下了流水线。此时再以不够安全或是排放不够清洁为由,去限制微型车的发展就显得与时代脱节了,毕竟在发达的西方国家排量不够1.0升的小轿车一样满大街地跑,并且可以享受更低的购车税。因为在技术含量相同的前提下,小排量则意味着更好的排放水平。
国内的情况也基本同步,新一代装载先进发动机的微型轿车已经全面达到国家标准,而价格则容易让人接受。对于大多数买车只是为了上下班代步的人群而言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此时能够解除对微型车的禁限,则更多人可以享受有车生活的便利。
5 配置接轨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进步和成熟,越来越多的新车涌入国内,不少车型的宣传材料中都特别标注该车“与国际完全同步”。而在国际上也面世不久的背景,着实也让消费者过了把国际同步的瘾,只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是,宣传材料中强调的“本车已根据中国路况进行了适应性调整”这意味着什么:关乎被动安全的原车侧气囊被取消了,关乎主动安全的ESP、TCS也没有了,而关乎面子和卖相的真皮座椅以及桃木内饰等配备却成为了宣传的重点,并强调在国外这都属于顶级配置云云。
国内的汽车消费观念有时还相当幼稚,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关注点还停留在肉眼能直接看见的地方。讨中国消费者的欢喜原本没错,但为了获得这样一辆“极尽豪华”的车,却在安全设施上暗打折扣,说难听点便是蔑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这样的基础上,去标榜世界同步或是价格与世界接轨更是没有道理,因为此缩水车已非彼车,外观虽已与国际同步,豪华配置如真皮座椅、DVD播放器等更是超越了国外同型车,但代表汽车真正技术水准的动力装置和安全配备却还停留在国际十多年前的水平,这能算是国际同步车型吗?
再省也不能省安全。真希望汽车生产企业在大肆宣传自己的国际同步车型时,也可以坦荡地强调该车的配置同样已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