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中国已有十年,尽管国内的个人信用体制还非常薄弱,但电子商务还是执着地在网络上“生根发芽”。
网络淡化了地理的距离,网络无所不在。但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却一直无所建树。当网络入侵一切现实领域后,汽车行业如何与网络结合,这是一个新兴的命题。伴随着网络上各种汽车团购网站的出现,汽车产品的电子商务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汽车团购,或许就是未来汽车电子商务的婴儿时期。
汽车团购逐渐流行
一位国内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曾说过,汽车团购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特殊产物。
在汽车没有进入家庭之前,汽车属于高档消费品,大多是单位购买行为。两年前,汽车迅速进入家庭之后,才慢慢地有了团购的概念。
当年北京一家媒体利用自身优势,成功地组织了汽车团购行动,从此引发了各地的汽车团购风潮。如今,介入汽车团购的不仅有民间自发地招集和组织,很多汽车专业媒体、汽车俱乐部、汽车网站等都纷纷开展团购,就连新浪这样的综合门户网站也多次发起团购活动。
最初的汽车团购,都是网友自发组织,凑到一定人数后再去和车商砍价。这样自发的汽车团购,成功率并不高,因为参加者虽然可以在品牌和车型上达成一致,但买车是个手续繁琐的技术消费,在很多细节上难以达成共识,所以很多自发组织的团购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专业的汽车团购网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脱颖而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等地都出现专门的汽车团购网站。这些网站成立时间并不长,长则一年多,短则几个月,但他们的增长势头却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汽车团购,上班族青睐,车商极力反对
对于团购,上班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杭州团购网是去年11月成立的专业团购网站,据该网站负责人杨俊然介绍,通过团购买车的大多是工薪阶层,成交车型基本是5万-20元万之间的汽车,其中10万-15万元之间的车型最多,这个区间的成交量也最大。这个价格区间的车型购买者多为上班族。
笔者在论坛里找到了正准备通过团购买车的李小姐,她是一家IT企业的职员,她告诉记者:“我对汽车保险、上牌以及汽车知识都很缺乏,车型的选定也是朋友介绍的,我自己也尝试过砍价,但没什么效果。团购不仅能以较低的价格成交,还能通过购车认识一些买同样车型的朋友。”
大部分参与汽车团购的网友都是看中价格上的优势。一般来说,汽车团购能得到3000元以上的优惠,这笔钱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就等于省掉了一年的保险费用,吸引力还是不小的。
按理说,车商对团购也应该欢迎,但笔者采访了杭州十几家车商,却没有一家车商赞成汽车团购。浙江万国汽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白兰东就明确表示:“我们不赞成汽车团购,团购行为会把价格体系搞乱。因为这些团购的客户本来就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团购当时可能会对当月的销量有促进作用,但对长远发展没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