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少于心不甘?新车定价厂商头痛的游戏

2004-11-08 17:38:02 来源: 作者:wangfen

  新车价格是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 厂家指导价格如同虚设

  记者近期在北京车市采访时发现,若是拿着生产厂家公布的指导价格表去买车,肯定会被认为是“人傻、钱多”。如今买车与在农贸市场买菜一样都要侃价,这已成为公开的游戏规则。

  几乎没有销售人员再会像过去那样给出一口价,除非像两厢飞度这种极个别新上市车型。每位销售人员都会紧盯看车人的面部表情,迫切地希望消费者能够坐下来侃价——毕竟,这就有了成交的机会。

  “如果今天提车,我们可以给您最低价,比厂家的价格优惠多了”。这种类似的表白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卖车方确实能将承诺落到实处:各类节日甚至周末这种假日的优惠促销,老款折扣,送装饰、送保险、送礼包,碰上能侃价的消费者,最终只有直接降价。一般来讲,10万元至20万元价位的轿车,实际成交价都能比厂家的定价低5000到2万元不等,而10万元以下的车型也能有上千元的优惠,甚至连夏利这样的低价经济型车也能再侃下千元。

  一位周姓销售小姐告诉记者,现在竞争太激烈,不降价就无法生存,所谓厂家指导价早就名存实亡,要不是厂方管得严,恐怕指导价都会被打上醒目的叉子张贴在店里了。结果搞得消费者也晕头转向,对车到底能卖多少钱心里没底,绝不轻易出手,只好一家店一家店去转、去侃,他们跑断腿,我们磨破嘴,两边都够累的。

  对此生产厂家也深感头痛,某厂家销售公司负责人公司告诉记者,在对产品的目标客户进行定位并制定出市场战略后,厂家自然希望销售体系能够顺利实施营销方案,执行“全国统一零售价”可以避免各经销商之间压低价格恶性竞争,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旦遇到销售阻力,经销商就会基于各自的利润目标来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厂家管得过死会伤害经销商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全盘销售不利。不得已只能出台“指导价”,给经销商一些灵活的空间,指导价与市场成交价实际相差太远的话,只能逼迫厂家再考虑调低价格了。

  价格最终要与价值吻合

  那么,究竟新车的价格由什么来决定呢?简单而言,成本加上利润就形成市场价格,而这两者无疑是厂家商家的最高机密。业内人士指出,以一辆合资企业出产的汽车为例,其生产成本包括设备、产权的均摊成本、进口零部件的成本、国产化部分的制造成本、工时和管理成本、纳税成本五大块。而通常所指的生产成本也是比重最大的,一般是指进口零部件和国内制造成本。除去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也是一大块;利润则包含厂家的利润和经销商的利润,是与成本和竞争密不可分的。据估计,我国汽车业的利润率达30%以上,显然比国际通行的5%至7%要高出太多。因此可以说,在目前形势下,厂商在制定新车价格时,所头痛的是如何才能得到最大利润。有个比喻很是形象:汽车降价时不要以为厂商在哭,其背后是厂商由获暴利时的“狂笑”变为“大笑”,要能让厂商露出国际通行的“微笑”尚需时日。

  近来,一封名为“明年中国汽车降价信息”的无名邮件正在网络上飞快传播着,主要内容是预言明年下半年我国主流轿车价格将全线崩盘,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对于这无法考证其出处的传言,厂家一概予以义正词严的反驳,很显然,邮件上虽说的价格是他们不愿看到的。分析人士认为,降价在所难免,明年有些品牌的车型降幅肯定不小,从降价开始5%至8%的幅度,逐渐发展到10%至15%,而随着20%至25%的出现,来推测,出现40%至50%不是不可能的。我国家电市场所走过的路就是很好的明证。让我们记住市场营销大师罗伯特·T·林格伦在阐述价格策略时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问题所在是价值,而非价格。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