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水货车售后无人买单 专家建议擦亮眼睛

2004-11-08 17:37:49 来源: 作者:陈海玲
  新闻提示 

  眼下越来越多的“水货”车正给国内消费者带来无穷的后患。与走私罚没车不同,“水货”车有正当进口报关手续,基本属于原厂生产,但却不是通过厂家指定代理商(也即3S或4S专卖店)销售的进口车。这些非生产商指定的国内经销商进行全球“串货”,也就是说把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专门销售到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车拿到中国市场上来销售。

  “目前,越名贵的车,‘水货’越多。”一位业内人士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价值上百万的名车,往往最后成了‘没娘的孩子’”。消费者在掉入“水货”车的泥潭里前,除了一小部分是明知故犯,侥幸心理作怪外,绝大部分是不知情的。

  林先生购买了一台凌志ES300,结果还在保修期限内,该凌志就出现了加不上速度等问题,原以为只要将车交给丰田公司在华的售后服务部门就可以得到免费保修的林先生却被告知,丰田公司认定该车为“水货”而拒绝提供免费服务。为了“爱车”着想,林先生只好自掏腰包请丰田公司在华的维修机构进行维修。岂料,丰田公司检查了一番后又发现维修该款车所要更换的电子节气门在国内买不到,需向总部订货,到货时间要三四个月……一气之下,林先生砸车了。

  问题篇

  售后服务 代理商不肯为“水货”车买单

  广州市汽修行业协会副会长阮少宁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国内厂家指定的汽车代理商也即正规渠道销售的车一般比‘水货’车贵3%~5%,但这些品牌经销商将负责车的售后服务,其中主要的一部分就是保修期内的免费维修。而销售‘水货’车的经销商基本上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型经销商,出了质量问题后消费者根本找不着他们;就是找到了,也是被告知找‘厂家’去,因为这些经销商根本就没有技术能力来维修。而这种进口品牌车设在国内的机构都是其代理商而已,这些代理商根本不可能为不是自己销售的车‘买单’,因此消费者保修期内享受免费服务的权利实际上是被剥夺了。此外一些相关的服务台代交养路费、还有免检等,车主也享受不了。”

  随着近年来,“水货”车数量激增,国外汽车生产厂家对“水货”车的态度也越来越严厉。很多国外汽车厂家在召回问题汽车时还把“水货”车排除在外。“因为‘水货’车没有在中国地区的销售和维修记录,公司将无法找到它们进行针对召回项目的检查。”一位外资汽车品牌的在华机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此外,不少维修用的零配件在国内也没有,消费者还得费一番周折才能花高价得到所需的零配件。

  事故赔偿 厂家以使用环境不同为由拒赔

  “某车主在驾驶一辆世界名牌车时出现事故,车主及车主乘客出现人员伤亡,事后对该车辆检查时发现事故是由于车本身的刹车失灵造成的。据此,厂家本应要负全部赔偿责任,但一查,发现该车系‘水货’车,厂家以该事故是使用环境不同造成的为由拒绝赔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介绍不久前发生在国内的一起案例时说,“此外,将来要实行的汽车‘三包’政策要求经销商对有质量问题的已售汽车进行包修、包退、包换,但销售‘水货’的经销商因为得不到厂家的认可,而他们自己肯定是没有这个实力履行这些职责的。因此购得‘水货’车的消费者,今后很可能享受不到汽车的‘三包’政策。”

  水土不服 配置与本国实际情况相差巨大

  贾新光表示:“‘水货’车的很多标准配置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巨大。一般而言,某款车销售到哪个国家地区,都会有特殊的安排,比如对汽油、润滑油都有要求。而‘水货’车在国内行驶时很容易因“水土不服”而出现故障。”此外,“水货”车发动机的电子参数也不同,行车电脑显示的信息也往往是第三国的文字,那会造成在维修过程中厂家授权中国大陆地区代理商的专用电脑设备将无法让“水货”车的行车电脑资料进入。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

太平洋汽车网APP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