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 你还在苦等么?2003年主要国产加价

2003-12-16 10:51:23 来源: pcauto 作者:翟文涛
  加价车谁为你喝彩?   中国汽车一直以高价格、高利润而背负恶名。而近两年,却另有一些车型自上市之初便引发订购狂潮,消费者必须加价若干才能现时提车,否则只有排队等候,提车之日则是遥遥无期。   加价车缘何存在?   依照厂商规定,旗下的特约经销店是不允许加价售车的,因此加价车多是出自经销商之手。经销商一般是利用提车的时间差来赚取加价费。   作为加价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产品自身有实力,二是价格足够低。但是,自身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只是加价的资本,有业内人士认为,加价车的出现更主要是缘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一些价位车型品种少、竞争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像奥迪在国产高档车中长期一枝独秀,上市数年一直处于加价车行列。今年虽然宝马也走上国产化道路,但二者远远不能满足国产高档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宝马下线之初,为了防止该车加价,厂家实行“实名制”销售,但仅一个月后,国产宝马就与奥迪同在某些经销商手中成了加价车。   加价车,商家的游戏   提起加价车,人们最爱拿广本说事。因为广本虽非加价车之源,但却创造了加价车之最。一般加价车少则5000元,多则也就两三万元,新雅阁上市后却曾在经销商手中最高加价近8万元,足抵一辆微型轿车的价格。   从表面来看,加价车均是出自经销商之手,经销商理所当然成为加价车的最大受益者。但业内专家贾新光分析认为,汽车加价纯粹是汽车厂家的商业操作技巧。因为对于同类产品,价格原本就最具竞争性。厂家推出产品时采取低价策略(这个低价也是相对用户的期望值而言),以此来打击对手,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先行具备了市场的品牌效应。后期再加大产量,占据市场份额。当然,加价车的存在根源还是因为符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太少了,导致这一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钟师则引用了中国一个古代笑话。一个人吃饼,连吃了5个半才饱,最后那个人懊悔地说:“早知道就吃最后那半个了。”这个故事运用到商业中称“饥渴效应”,即市场永远处于半饱和的需求状态,吊足消费者的胃口,借以提升自己品牌。因此,厂家在推出好车型时并不急于上产能,而是有效地控制市场节奏。也正因如此,厂家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加价的理由推给了经销商,一再宣称发现加价的经销商将严惩不怠,但随着加价车接连不断地出现在车市,却至今也未曾听说哪位经销商因此受罚。   谁为加价车买单?   有厂家的市场策略与经销商的暗箱操作,加价车的存在更重要在于有人愿意为他们买单。一些经销商表示,像雅阁、M6、奥迪的加价购车者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公款消费,反正是公家掏钱,加不加钱都无所谓。另外也有一些公司老总或是业主之类的富裕阶层人士,为了尽早拿到好车而不在乎多加几万块钱。   而对于更多的普通消费者而言,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并不会心甘情愿地成为“冤大头”,因此,加价车也只能是少数人的游戏。   据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明年汽车产量的增加,加价车现象将有所缓解。但也有专家提醒,明年进口车方面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不会冲击到国产车,因此加价国产车一定还是会存在的。看来,消费者的好日子还未来到,仍需等待。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