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答] 40%还是1% 宝马的数字游戏
[2003-12-01 11:57:16] 太平洋汽车网
pcauto
Z
责任编辑:
zhouweili

Bear:
你好,我看中国产宝马3系列,但是它的国产化率到底是40%还是1%,我比较疑惑,虽然我不大介意,但是不搞清楚总是心里有根刺,希望Bear你具体解释一下。
不介意先生
不介意先生:
你好!
根据宝马集团董事长Helmut Panke的说法,中国生产的第一批3系列与5系列新车,会有40%采用当地生产的零件,未来几年这些零件所占比例将会逐渐提升。因为如此之说,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新车出炉了之后,这些BMW轿车可以绕过《整车管理办法》而省下一大笔高昂的关税和“零售许可证”,而以比较低廉的价格抢占同级市场,这应该是BMW著眼于广大中国市场的幕后考虑要点。而关于40%国产的解释,因为有个规定,车厂购买国外零件可以算作是国产,所以宝马3系列很多部件以零件的形式进入中国,才完成最后的组装,只是象征性把几个轮胎做成跟进口的不大一样。所以宝马集团才不担心国产宝马会降低品质。网友中有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国产宝马是“正式的走私车”。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对于巨大的中国市场,宝马高层不动心是骗人的,华晨的降低门槛更是让宝马有钻空子的机会。40%的说法完全是针对中国现有法律,而1%完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宝马集团已在今年通过和华晨汽车共同成立合资企业“宝马华晨公司”生产了900部的三系列车型,已经销售完毕,而今年前十个月,在中国进口宝马总销售数字达11850辆,是去年的两倍,使宝马集团对中国未来的潜力深具信心。在“宝马华晨汽车”公司内,BMW则拥有50%的股份,目前已迈入第二阶段,69.8万的530正式上市,预计明年销售2000-2500部车。
但是,从10月16日3系列到11月27日5系列到位,细心的人应该注意到,国产宝马的整个运作过程体现的是一种“纯品牌”战略:抹去“国产”的痕迹,从产品、销售、维修、服务、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都难以寻觅到宝马的合资伙伴华晨的踪迹;在新闻发布会上,“话语权”基本在德方代表手中,“主角”不是合资企业的中方总裁,而是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昆特·席曼;国产宝马与进口宝马摆在一起展示,刻意模糊国产车和进口车的区别。这样做的意图非常明显:宝马就是纯粹的宝马,在哪生产不重要。正如在这个特别重视原产地或原装进口的国度里,很少有人知道宝马顶级的7系车是在泰国生产的一样。
华晨成为宝马“坚持品牌”战略的最大牺牲品,虽然还是全中国最大的小型客车制造公司,拥有比较成功的中华轿车,但先前由于涉入一桩官司,在缠讼许久之时,曾让BMW认真考虑是否与他们合作,虽然最后宝马落户华晨,但是华晨在整个生产销售何宣传中完全成为看客。
其实像宝马这样的国际大车厂,追求的是国际化生产,产品虽然挂的还是自己的商标,不过全世界的消费者想要买到真正原产地的车款其实并不容易,主因是车厂会考量各种成本因素,在可接受的品质管制标准下,在其他国家生产汽车,以最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现在的问题是,“宝马华晨汽车”公司的生产品质还达不到德国宝马的要求?
40%还是1%对于国产宝马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宝马玩的一个数字游戏。
Bear
关键词:
你问我答
本文为太平洋汽车网原创文章,欢迎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太平洋汽车网PCauto”,并且加上指向:http://www.pcauto.com.cn/的链接,谢谢合作。 |
![]() |
编辑推荐
- ·PCauto直击第六届广州车展[10-21]
- ·2008谁是王牌:8款经济型车场地PK[10-07]
- ·PCauto揭开新思迪神秘面纱[11-17]
- ·卡罗拉优惠再升级 让2万余还送GPS[11-17]
- ·未来的自主法拉利 比亚迪F8跑车抢先看[11-17]
- ·读图购车之:雪佛兰科鲁兹[11-17]
相关文章
- ·[你问我答]难为知己难为敌 中国汽车应该走合作之路[11-28]
- ·[你问我答]“上海农民”的买车困惑[11-28]
- ·[你问我答] 20万内车多眼杂--关于选车的一点看法[11-17]
- ·[你问我答] 十万元左右的非同量级比较[11-17]
- ·[你问我答]车多难选 2.0排量的诱惑与迷惑[11-17]
- ·Golf的选择困惑 2.0升2阀 VS 1.8升5阀[11-17]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