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心灵之旅 内蒙古查干诺尔治沙小记
看了第一张图你可能以为这帖子又是个标题党,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个宣传牌装在公司卫生间里,虽然每天上班我都会看见它,但一年多以来这句话并没有让我有多大感触,直到从内蒙回来之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它的分量。
早上5点多爬起来直奔机场,睡眼惺忪的登上了去往锡林浩特的航班。从北京到锡林浩特只要50分钟,刚睡着就被空姐发早餐的声音吵醒了,等再想睡的时候已经抵达锡林浩特机场了。
迷迷糊糊的下了飞机与通行的朋友们集合后,一行人乘车前往本次活动的目的地——查干诺尔。
开车的司机大哥对于音乐的喜好非常宽泛……汉语英语蒙古语,摇滚民歌黑泡泡,一路之上听得我睡意全无。一路无话,在行驶了2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位于浑善达克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查干诺尔现代汽车生态园。
现代汽车生态园,我们的住地
这就是这次我们住的房价了,从来没住过蒙古包,很兴奋
蒙古包内部
由于当地水资源匮乏,我们每天的饮用水仅有三瓶
小桶里的水是我们这个蒙古包里7个人2天的生活用水,基本上只够大家洗脸刷牙用,这几天我们有时候连脸都不洗了
基地所处的草原
基地的郑柏峪老师正在给大家讲解草原植物
郑老师是北京人,年轻时曾在这里插队,当地优美的环境给郑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谁曾想多年后当他再次来到这片草原时,曾经美好的记忆被彻底颠覆,环境的急剧恶化让郑老师很担忧。于是郑老师开始了对当地草原的研究,努力减缓甚至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2008年,在现代汽车的支持下,郑老师带领团队开始对当地生态进行改良试验,目前已颇具成效。
郑老师给大家讲解草原植物
这种沙漠植物的出现说明当地已有荒漠化趋势
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经美丽的湖泊
听郑老师说,当年知青在这片湖里划船,撑船用的杆子有8米长,但这都探不到湖底。遥想当年的场景,环境的恶化程度实在令人震惊。
这种植物叫碱蓬,它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创的治理草原沙漠化的植物,也是极少数能在这片土地上存活的植物。碱蓬可以吸收土地中的盐分,把盐碱地逐渐变成沙地。PS:好奇的尝了一下,确实很咸~~(╯﹏╰)b
碱蓬
碱蓬
盐碱地
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
郑老师和他的团队还设立了实验基地,希望能找到更多适合在当地生存的植物。
每年都有大批来自中韩两国的志愿者到这里工作
我们这次将和志愿者一起工作
沙障可以消减风速、是非常有效的固沙措施。志愿者来到这里的主要任务就是种植碱蓬和种沙障。
我们今天的任务:700米沙障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当地的工作人员低估了我们的热情,我们这组进度神速
最后一道工序,把沙障两侧的土踩实
对于常年座办公室的我们来说,700米的沙障工作量确实不小,但到达这里之后我们受到的震撼实在太大,环境的恶化程度完全出乎我们的想象,所以大家都希望为缓解或改善当地生态尽最大的努力,所以干劲十足。看着身后的沙障我们既感到自豪,也意识到我们今后的重大责任。
现代生态园
今年已是该项目实施后的第三年,据最新统计已经完成了1,350万平方米的碱蓬种植以及50公里的沙障埋植。2010年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完成1,000万平方米的碱蓬种植和25公里的沙障埋植。有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加上郑老师的不懈努力以及现代汽车的全力支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当地又可以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