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民之“车”甚于防川?看大城市抑制私家车

2005-07-08 10:42:42 来源: pcauto 作者:黄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者投稿,请致信:Jenny@pcauto.com.cn

  有些事不得不做,有些事做了比不做更糟。以前是限小,现在更把枪口对准所有私家车了,要打击一大片!--"我们既不控制私家车的发展,也不限制私家车的发展,但要抑制私家车的发展。"前不久,北京市环保局在第六届公共交通国际联会亚太区会议上表示,"抑制小汽车发展,主要是为了保护北京的空气质量。"看有关方面的辩解,是抑制不是限制,也不是控制。但这三个词是近义词,都有个"制",词典中的解释:控制,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限制,不让超过的界限;抑制,约束、压制。请问,到底是不是限制?--防民之"车"甚于防川,北京要把私家车"堵"到底了。当然,其他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有资料显示,全国各地对以私家车为主的小排量车采取限制的大中型城市竟多达80余个!

  城市拥堵,难道真的是私家车的"功劳"?

  我们来看一张北京某十字路口的堵车图,不难看出,造成这次堵塞的原因是在十字路口中心的那一团车,那么这些是些什么车呢?粗略数一下,堵作一团的20余辆车中,有长条大块头的公交车12辆,还有两辆笨重的货车,占据被堵住的70%以上,它们是绝对的堵车"主力运动员"。--看到这张图,你还认为仅仅是私家车堵了城市交通吗?必须限制私家车吗?

  北京拥堵的真实原因究竟在哪里?

  不否认,在每天早中晚的交通高峰时期,私车的增加的确加剧了一定的交通拥堵。不过,这并不是拥堵的根源,世界许多著名的大都市,城市道路并没有我们宽,巴黎的街道并不非全都大过北京的大胡同;四条主要大街交汇点的纽约时代广场行人如鲫,但是却车流通畅,并不像从北京的西便门到西直门平常一天堵车也在十个小时以上。它们条件并不好,汽车保有量还高了好几倍,但是堵车并不比我们更甚。为什么?我们还应该更重视下面这些问题:

  其一、拥堵的根源乃是公交系统不发达。上图可以看出公交系统的确效率很低,不但慢而且运作不合理。据说由于公交的不发达使得北京居民自有汽车的使用频率居高不下,据说能达到东京的6倍。所以尽管北京仅有240万的汽车保有量,但路上的车则远高于保有量为500万辆的东京。高峰期为何私家车多?那时的公交车、出租车不是忙不过来么?

  其二、我国城市交通的根本症结不在于缺路,而在道路功能的战略规划失当。"别再用行政手段搞城市道路建设了!"有识之士呼吁。专家说,城市道路应分城际高速路、城市主干道及生活区道路等6个层次,可行车速从每小时120公里到10公里不等。但在北京,道路的功能定位都不甚明了。道路功能不清导致行车错位的病根不除,增加交警、控制私家车是治标不治本。

  其三,即便是要控制,也应该控制公车、黑车。公车对城市交通资源的占用远比私车多,据说其动态占有道路资源是私车的4倍,该不该限制?北京目前的黑车无法估计,暂定为5万辆罢,黑车的功能相当于出租车,而出租车的出行频率是私家车的10倍还多,这就相当于50多万辆私家车。其实,北京的私家车保有量也不过百万辆,这样平白增加了50多万辆当然会加剧城市的拥堵。

  其四、从宏观上讲,城市交通战略的缺失、中心城区土地的野蛮开发,轻视科学依据、用行政手段搞道路建设,使得城市永远走不出"车路挤兑的怪圈"。频繁的道路工程建设也造成堵车,为什么埋水管挖一次而埋电缆、煤气管又挖?还有,种种与交通文明不相协调的陋习则是交通拥堵的"软因素":市民乱穿马路、骑车抢道等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难以实现人车和谐顺畅的交通环境。

  其五、行人和骑车者与汽车之间为了各自方便,不顾公德的争抢也给拥堵"添乱"。这是素质问题,也就更难解决。

  用疏导解决拥堵问题。

  专家眼中的城市出行理想模式是"你可以拥有小汽车,但你不能滥用小汽车。未来车轮上的幸福生活不是靠小汽车来牵引的,而是靠公共交通工具来拉动。私家车要正常的发展,照样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只是要在发达的公交系统支撑下:大城市的私家车要向外走,但只有轨道交通才是市域代步工具。世界大城市如柏林、巴黎等都有不少经验可咨借鉴。

  请问,大舜还是大禹能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系太平洋汽车网评论团成员黄海独家稿件。版权为太平洋汽车网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太平洋汽车网无关。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