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施振荣
尚德是无锡企业成功的典范,而其中,无锡市政府的作用功不可没。正是无锡政府的协调,牵线搭桥吸引无锡小天鹅等数家企业共同出资600万美元,包括施振荣自己的40万美元,才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并最后成就了尚德。对于新雅途,无锡市政府也有意复制这一模式。
无锡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到了要实现轿车产业化的目标。目前,包括太湖客车在内的客车企业,无锡已在产各个型号款式的客车,而包括一汽解放无锡分公司在内的卡车厂,也使无锡具备了商用车的生产规模。但在轿车项目上,无锡市政府一直都有所遗憾。“总觉得缺少轿车,无锡就缺少‘点睛之笔’.”一位负责汽车产业的市政府相关人员说。
2001年,为促进无锡汽车产业发展,无锡市政府特意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汽车产业发展处,处长刘寅佳向记者表示:“除了良好的地理位置,无锡市目前已经拥有了包括外资和内资在内的480余家零部件企业,这些都为发展汽车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条件。”
现任无锡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处处长,即前任汽车产业处处长杨铭也认为:“虽然全国汽车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但中国拥有真正自主技术的企业并不多,这对于拥有许多造车核心技术的无锡而言,反而是一种机遇。”
至于最后为何选择威孚和金南,一位无锡市政府官员透露,这与无锡市政府的决策有关,除了双方的实力外,其本土企业的背景和汽车相关背景,都为他们赢得了介入汽车业的机会。”
依托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无锡对民营机制相当信任,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相信民营机制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外,无锡市政府期望民营企业家背景的俞成良,在无锡能再造一个奇瑞和吉利这样的企业。
引进MG项目未果
“除了在人力、物力、土地等各方面的支持,还帮助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造车.”据无锡当地知情人士透露,无锡市政府已经多次频繁与国内几大轿车企业接触。
根据无锡市财政局公开信息,2005年,无锡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55亿元。无锡的消费能力也非同一般。一天100辆的小轿车上牌量,毫不逊色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资金并不是困扰无锡市政府上马汽车项目的最大难题。
2005年8月南汽半路杀出,介入上汽的罗孚收购战,据称当时背后的最大支持者就是无锡市政府。当时南汽为收购资金犯愁时,无锡市政府曾许诺“三小时内能为南汽筹集到60亿收购款”,南汽将此事回复南京市政府后,坚定了南京市政府收购的决心。
去年年底,在无锡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东风雪铁龙一度决定将第二工厂放在无锡,后因武汉市政府的阻挠才没有成功。
但除了资金,造轿车还需要技术。“对于我们来说,谁能带来更多的产品,把新雅途打造成功,我们就希望谁来。”南汽新雅途相关人士表示。
“未来的新雅途一方面要自强,一方面将通过引进品牌或技术来打造无锡的轿车生产基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新雅途已经在内部展开了企业扩展后部门需求的大型调查。”
“可能成为其他品牌的加工厂,可能与大品牌合资合作,也可能完全自主造车,凭无锡目前零部件的布局,已经有了造出轿车的技术.”市政府相关人员表示。但在此之前,新雅途的轿车准生证属于南汽,无锡要造轿车,还须获得小轿车的“准生证”,这也是这次股权转让中,南汽依然保留20%股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