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在华陷困局 北京工厂三条生产线停产

2006-05-25 09:08:33 来源: 作者:张利东

图为:北京奔驰E320车型

  人事动荡暴露矛盾

  北京奔驰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内部中外双方相争不下。

  五一节后,北京奔驰突然宣布原来负责市场销售的副总裁周勇江将不再负责这块业务,该项业务由副总裁董长征接任。周勇江的离职给外界很多猜测的空间,真实内情则是,奔驰为了增加控制力,把原来负责北京奔驰生产的两个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合并为一人负责。

  按照北京奔驰成立之初中外双方达成的协议,在董事会的8个席位中,中外双方各占4个。其中,外方分管生产的两位副总裁分别占两个席位,外方合并这两个职位后,其在董事会的席位随之减少一个。

  在合作中一直希望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并且比较强硬的奔驰方,要求中方也减少一位董事职位。以职业经理人身份进入北京奔驰的周勇江理所当然成为第一个考虑对象。

  北京奔驰内部人士透露,不论是周勇江董长征,他们分管的销售等工作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由于奔驰采取的是进口、国产并网销售的策略,德国奔驰通过利用原来进口销售渠道,以及网络标准控制等手段,牢牢控制着销售权。“德国人认为中方根本就做不了销售。”该内部人士说。

  在华面临策略困境

  奔驰在中文标识以及销售权等问题上的强硬,事实上是给欧美与中国商务部就有关汽车零部件进口政策在WTO的谈判增加筹码。

  其实,欧美就一个零部件进口政策同时向中国商务部发难,奔驰以及其母公司戴克正是最积极的支持者——奔驰是德国的汽车巨头,戴克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但现在看来,由奔驰以及戴克推动的这场贸易纠纷,正在向其希望的相反方向发展。

  奔驰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另一巨头宝马汽车,在欧美有商务部谈判的同时,已经决定要加大投资,来解决由零部件进口政策引发的国产成本过高问题;与戴克同为美国企业的通用汽车,已经宣布停止国产其豪华车凯迪拉克,改为进口销售,凯迪拉克销售量本来就不大,这样完全可以避免该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他的欧美企业,与奔驰以及戴克去年刚刚开始在华设厂不同,都已经设厂多年,其国产化基本能满足新产业政策的要求,受此影响较小。

  没有同业巨头支持,奔驰以及戴克力推的欧美对华零部件指责很难成立。耐人寻味的是,在奔驰以及戴克与中国政策对峙的过程中,其对手宝马、通用等企业正在巨大中国汽车市场攻城略地。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