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车展】太平洋汽车专访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博
记者:这次成都车展,吉利展台有哪些亮点?带来了哪些新产品、新技术?多多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博: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吉利汽车的王博。今年成都车展,吉利汽车的展馆在2号馆,可以说参展阵容非常强大。本次展出的有银河系列的E5、E8、L6、L7全系产品,尤其银河E5是8月3号刚刚上市的一款纯电SUV新品,这款车型从上市截至8月26号,经历23天时间,交付量突破了12000辆。
同时,吉利还展出了中国星高端系列车型,比如:星越L和星瑞双旗舰车型,目前星越L是中国品牌燃油SUV的销量冠军,星瑞是中国品牌燃油轿车的销量冠军;还有吉利的博越系列、帝豪系列,缤瑞系列,以及熊猫系列等,这些车型均有参展。当然,这次吉利展台还带来了“翼真L380”,这是一款纯电豪华MPV,首次参加成都车展。除此之外,还有吉利的AI数字底盘、GEA架构、神盾短刀电芯等一系列智能生态与高性能三电技术,均出席参本届成都国际车展。
记者:所以说吉利其实对成都市场是非常重视的,全阵容都来了。
王博:对,吉利全阵容参加成都车展。当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也是吉利的生产工厂所在地。我们在成都有工厂,在生产领克、极氪、吉利等等多个品牌车型,比如吉利豪越pro、领克06、极氪X等都在成都生产。所以说,成都这个城市既是吉利的工厂所在地,也是我们在西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记者:今年上半年吉利整体业绩表现很亮眼,销量增势明显,是否达到预期?
王博:吉利汽车集团在7月份对外发布了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要达到200万辆),关注吉利的朋友们肯定都看到了这条信息。1-7月份,吉利销量已经突破了110万辆,同比增长36%,目标已达成了55%。那么随着下半年还有一些新产品的上市,新能源、燃油车共同发力下,我觉得我们对于全年实现200万辆的目标是坚定的,是有信心的。
记者:OK,那能不能透露一下下半年有什么新车型,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王博:谈到新车型,这也是我们用户朋友非常关心的一个方面。刚刚我们谈到,吉利银河E5是在8月3号发布的一款纯电SUV,是基于吉利GEA架构打造的全新车型。那到四季度呢,我们还有一款纯电版小型车要发布,就是吉利星愿,这款车也是基于全新纯电平台开发,造型非常时尚,拥有黄金车身比例,将会助力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另外,银河系列还有一款插电混动SUV车型。
除了这些新能源车型,吉利燃油系列也会有很多重磅的改款、新款车型,比如前面提到的中国品牌燃油车轿车和SUV双冠军旗舰车型——星瑞和星越L,在四季度都会有新款推出。同时,我们A0级销量冠军——缤越系列,也将会推出改款车型。有纯电,有混合动力,有燃油的,可以说是全能源类型,从轿车到SUV上面都会有新款的推出。
记者:就是全品类下半年都有新的产品?
王博:对,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更多的选择。当然,这里我再多讲一句,实际上用户在选择购车的过程当中,我认为吉利是最优解,因为安全一直是吉利造车的基因,尤其最近几年通过架构造车,像我们的CMA架构,包括今年新推出的GEA架构等,使得吉利的产品在品质、安全、技术、智能化、操控等方面都在同级别中处于领先优势。
记者:除了这个,在动力总程方面,在智能电动化领域有哪些技术投入,取得哪些成果?
王博:吉利是一直注重科技研发的企业,过去十年,研发投入超过2000亿,今年上半年也是持续加大了在研发和科技方面的投入。不仅仅是汽车本身,吉利在智能驾驶、卫星、智能车机、手机、AI大模型等领域,都是全方位、全链路的在投入。这也使得吉利在整个研发技术上,包括在智能化竞争领域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除了刚刚我们谈到的架构造车,吉利在目前大家非常关注的智能化方面也是在强化投入,比如说银河E5上搭载了吉利自主研发的“龙鹰一号”芯片,整个车机运行的速度、与用户交互的流畅程度等等,完全和手机做到了一致性的体验。同时,整个智能座舱、智能安全等方面都是处于比较领先的水平,这也得益于吉利在研发和科技方面的持续投入。
记者:燃油车市场大家现在有目共睹在萎缩,那吉利是怎么看待燃油车这个领域的市场前景的?以及对于后续有没有什么规划?
王博:的确,在中国市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最近几年在持续成长,刚刚过去的7月份,电动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比突破了50%,达到了51%。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同时,燃油车的体量仍然是有一定规模的,现在中国的乘用车中,每个月的销量基本上维持在200万辆左右,50%是电车和插混,还有50%是燃油车。这个50%就接近90-100万辆的体量,那可以说这个市场规模仍然是巨大的,即使未来的发展,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再进一步提升,那么燃油车每个月80万、90万,或者说70-90万体量也同样巨大。所以说,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呈现的是电动车和插电汽车在持续成长,而燃油车的规模仍然相当可观的这样一个格局。
那吉利的发展是多能源、多技术路径全面布局,我们在燃油车上,仍然在加大燃油车的研发和新车型的推出;在电动车上,也在加快电动车型的研发和投入,包括核心车型的上市,还有混合动力车型、甲醇动力车型等,实现全领域的覆盖。
那么谈到未来的燃油车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我认为燃油车市场可以总结为一高一低,就是燃油车的未来一定是“高度智能化+更低的能耗”,这是燃油车未来的方向。像我们的中国星系列产品,要把它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做到像电动车一样的体验,让燃油车的智能化向高走,让它拥有电动车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同时燃油车要有更低的油耗,比如中国星智能双擎系列,把油耗做到4升的区间,像星瑞L智擎百公里油耗4.22升,星越L智擎百公里油耗是4.79升,让燃油车真正进入到了4升时代。所以,我觉得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在快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过程当中,多领域的发展都会有机会,无论是纯电,还是插电混,还是纯燃油,未来都会有相当发展的机会和市场规模。
记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市场是越来越卷的,所以最后问一个比较尖锐一点的问题,您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激烈的价格战,以及内卷这种情况?
王博:特别是今年,整个汽车市场,中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是非常激烈的,这个价格战不仅仅在新能源领域,燃油车也一样,也面临着价格战。当然,良性的市场竞争和健康的市场价格战,我认为是一个正常的商业竞争。但如果说进入到恶性的价格战,比如说不计成本,或者说没有底线的价格战,那对行业、对用户都不是好的选择。面对价格战,吉利会继续保持在各自细分市场的成本优势+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不提倡打恶性的价格战,我们觉得还是要“做好产品的品质,做好产品的智能化,做好产品的安全性,做好产品的操控性”,这才是给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好的产品才能够给用户带来高的价值,我们更提倡的打品质战、技术战、服务战,而不是说无序的价格战。我觉得要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更好的服务,要始终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中心,来做好我们的品牌,做好我们的销量,这远比参与到一个无序的价格竞争当中会更重要。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