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智能驾驶等级认证规则发布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7月31日,在第三届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检测与认证技术国际论坛上,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丁兆国处长和SAE International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以下简称:SAE)中国区总经理徐秉良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汽研华诚认证发布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认证结果。会上,SAE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Raman Venkatesh先生以视频方式,宣布CATARC与SAE在自动驾驶等级测试认证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推出CL2级智能行车认证与CL2级智能泊车认证,并对首批认证结果的发布表示了祝贺。
此次发布共有四家企业的四个车型分别通过了CL2级智能行车、CL2级智能泊车和自主泊车的测试和审核,获得了相应的认证证书,分别是红旗H9、广汽新能源Aion LX、一汽奔腾T99和荣威MARVEL X PRO。
提到智能驾驶,就不能不提智能驾驶的分级。从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之初,行业就依据驾驶自动化系统能够执行的动态驾驶任务种类和范围,对智能驾驶功能进行了分级。其中最为著名的、也是行业应用最广范的分级定义,是由SAE所制定的J3016标准中提出的0-5级分级方式。我国在SAE J3016的基础上,也在制定类似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国家标准。不同的车型所配备的2级智能驾驶功能数量各有不同;对于同类功能,各车型的实际表现情况也存在差异,这就给广大消费者选车购车造成了困扰。如何对2级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客观和统一的评价,如何区分各系统之间的差异及性能水平高低,已经成为智能驾驶领域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汽研华诚认证联合SAE共同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整车产品认证规则,即CL2认证。该规则在2级驾驶自动化定义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市场上“L2+级”智能驾驶汽车的功能特点,从安全保障措施、系统功能表现和碰撞避免能力三个方面,对包括行车功能和泊车功能在内的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对于智能行车功能,规则要求车辆在总计八大类28项典型驾驶场景下能够实现对各种交通目标和事件的探测与响应,并辅助驾驶员完成对车辆的持续、智能控制。该认证规则的推出,填补了车辆智能驾驶功能等级认证领域的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为广大消费者选车购车提供了专业化的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华诚认证还同步推出了针对自主泊车功能的认证规则,从安全保障措施、泊车功能表现、动静态障碍物避让能力、以及安全审计等多方面,对车辆的自主泊车能力进行测试和认证。(文:太平洋汽车网 赵信杰)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