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1.8T激擎上市 铁帅祁玉民再放狠话
相关文章:1.8T中华轿车上市 售12.58万-19.98万
2006年3月18日,华晨汽车旗下的中华骏捷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上市,掀开了华晨中华的复兴序幕。一年后的同一天,同样在人民大会堂,华晨1.8T中华轿车“激擎”上市,中国“首款自主T系列车型”宣告正式登场。
低价策略一如既往
本次上市的1.8T中华轿车分为尊驰、骏捷两大系列,除了手动标准型、手动舒适型、手动豪华型、自动豪华型四个常规的配置级别,1.8T尊驰还有顶级配置的自动行政版。定价方面,1.8T车型延续了去年骏捷上市时的低价策略,1.8T骏捷售价由12.58万元起步,而1.8T尊驰的入门价格为13.58万元。
华晨中华 | 1.8T骏捷 | 1.8T尊驰 | |
六速手动标准型 | 12.58万元 | 13.58万元 | |
六速手动舒适型 | 12.98万元 | 13.98万元 | |
六速手动豪华型 | 13.98万元 | 14.98万元 | |
手自一体豪华型 | 15.78万元 | 16.58万元 | |
手自一体行政版 | - | 19.98万元 | |
制表:太平洋汽车网 www.pcauto.com.cn |
搭配1.8T自主发动机的中华轿车,是国内自主品牌中首款涡轮增压车型。与合资品牌的1.8T车型相比,1.8T中华轿车确实定价更低,有着更高的性价比。正如华晨汽车掌门人祁玉民所言,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市场,性价比仍是中华轿车的最主要优势,要想仰仗品牌竞争力,对华晨中华来说为时尚早。
比较 | 骏捷1.8T | 速腾1.8T | |
长*宽*高 | 4648*1800*1450 | 4544*1760*1464 | |
排量 | 1793cc | 1781cc | |
最大功率 | 125Kw◎5500 | 110Kw◎5800 | |
最大扭矩 | 235Nm◎2000 | 220Nm◎2200 | |
价位 | 12.58-15.78万元 | 17.78-19.58万元 | |
制表:太平洋汽车网 www.pcauto.com.cn |
虽然华晨在骏捷的带动之下市场表现脱胎换骨,但去年也并未彻底摆脱亏损状态,如今的1.8T车型依然采用低价策略,不免让人担心其销售利润能否得到保证。对此,董事长祁玉民解释道,华晨是在回馈社会、成本分摊和品牌溢价能力三个方面中寻找平衡点。对于华晨中华目前比较低的品牌溢价能力,祁玉民表示“很无奈”:与合资品牌同品质的车型,却无法卖到与合资车型相同的价格。
因此,华晨中华必须以低价策略来换取高销量,以规模效应来降低单车成本分摊。简而言之,就是以低价来赌销量,再以销量来保利润。去年,中华轿车的销量是6.3万辆;今年,中华轿车的保守目标是12万辆,乐观估计会达到13万辆。为此,华晨正在提高中华轿车的生产能力,日产量将由目前的400余辆提高到500辆以上。
T动力的品牌意义
华晨中华推出1.8T车型,除了丰富和完善旗下的产品选择之外,还有着提升品牌的作用。祁玉民表示,过去,华晨中华只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中级轿车品牌,在T动力车型推出后,华晨中华的品牌档次才得以提升,向着更高的层次攀登。
1.8T中华轿车不仅是首款自主品牌涡轮增压车型,而且其动力性能甚至高于合资品牌的1.8T发动机,实现了技术层面上的超越。虽说要仰仗品牌溢价能力为时尚早,但华晨显然并未停止提升品牌的努力。祁玉民更表示,希望华晨中华T动力的推出,能够启发和引领自主品牌从低端向中端领域发展。
与品牌相辅相成的是品质,在谈及华晨中华的产品竞争力时,除了性价比以外,祁玉民提得最多的便是品质二字。中华轿车曾经在品质问题上摔过狠跤,可喜的是,当中华轿车的价格随着国内整体车价一同走低的时候,其产品质量却有了不少的提升。笔者去年在沈阳与几位尊驰出租车司机攀谈,问及尊驰产品的质量时,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没什么小毛病”,“跟过去的中华车不一样了”。而骏捷在去年提前上市,经历短暂的市场试水之后,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华晨方面表示,最能说明华晨车型品质问题的,便是其产品进入了对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欧洲和美洲市场。而针对华晨销往海外和国内的车型质量上是否有差别的疑问,祁玉民表示,他可以保证华晨在海外和国内销售的车型品质上是一摸一样的。
“黄来了”
1.8T车型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海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由于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1.8T发动机比起同功率的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能源消耗相对更低,废气排放量也有所减少。华晨领导列举了其进军美国市场的例子,“美国人只要我们的1.8T车型,而没有要1.8和2.0车型”,原因便在于1.8T车型在节能环保方面更为出色,更加符合欧美市场高标准的排放要求。
与美国市场同样严格的还有德国市场。目前,中华轿车在德国市场的售价约在18000—23000欧元之间,比国内市场高出30%左右。而在华晨驾轻就熟的中东市场上,尊驰的售价也高达20万元人民币。华晨高层表示,已经有其他中国自主品牌也进入了中东市场,但是华晨不愿与兄弟品牌展开价格竞争,因此一直坚持不降价。
据华晨方面介绍,即使售价比国内市场高出不少,但是海外市场对于华晨中华的产品竞争力还是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华晨副董事长何国华表示,当华晨中华车型在欧洲参展期间,欧洲人纷纷惊呼“黄来了”,一则是华晨M3的展车是黄色的,二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是黄皮肤。至于这样的舆论会否导致欧洲市场对华晨中华的敌视,董事长祁玉民表示,中华轿车所抢夺的主要是日韩车型的市场份额,对于欧洲本土车型的冲击其实并不大。
铁帅再放“狠话”
去年,有铁帅之称的华晨掌门人祁玉民曾对媒体表示,假若华晨汽车的年度销量不达到20万辆,他本人将引咎辞职。结果未让祁玉民失望,在骏捷的强力带动之下,华晨汽车2006年取得了21万辆的销售业绩。在本次1.8T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祁玉民再次放出“狠话”:假如华晨汽车2007年销量达不到30万辆,他仍将会主动请辞。
对于30万辆的年度销售计划,华晨高层解释道,这并不是一个“疯狂”的目标,除了中华轿车的12-13万辆,阁瑞斯和金杯海狮要完成9万辆,华晨宝马完成4万辆,轻卡及其他车型完成6.5万辆。假若进展顺利,华晨汽车今年的销量至少会达到31.5万辆。
除了销量的提升之外,华晨今年的另外一大目标是实现扭亏为盈。祁玉民表示:谁都希望能够一夜之间扭转局面实现盈利,但事情往往不会像期待中容易,作为企业家,不仅要清楚知道自己需要的结果是什么,还必须知道怎么样赢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光靠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分摊,显然是很难彻底扭亏的,因此,华晨也正致力于控制采购成本。据祁玉民介绍,通过优化采购流程和联合采购等种种手段,华晨去年降低了采购成本7亿元,今年的目标是再降低11亿元。
发布“自主宣言”
华晨汽车本次的T动力上市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布其“自主宣言”。华晨的“自主宣言”简单的总结起来,便是坚持“高起点打造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和“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坚持国内外两个市场并举,打造国际化品牌。
关于“自主宣言”的出台原因,祁玉民解释道:中国的企业往往都是跟随人事而变,而一个好的企业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战略下面应该有具体的发展规划,这些都不应该因人而变。华晨过去曾深受人事动荡所累,很显然,祁玉民等华晨高层希望华晨汽车能有更加坚定的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有更强的抗动荡能力,“自主宣言”的意义大抵便在于此。
一贯直言的祁玉民表示:华晨还是汽车行业内的一个“小企业”,用“宣言”二字似乎有点托大,但也实在找不出更为合适的字眼,华晨发布“自主宣言”,并不是要争当行业领头羊,不过华晨的主张和发展理念是坚定的。他还表示,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支持下,假若不能成长出年产500万辆的自主品牌,着实是一种悲哀。
华晨同样有着做大做强的意愿与决心。在技术层面上,除了本次1.8T车型的推出,采用CVVT技术的新1.8和2.0发动机,也会在明年5月份正式登场。在产品规划上,向下会有售价在骏捷之下、采用1.3L和1.5L发动机的A级车(华晨A1),向上则有M3轿跑车作为补充。
终结换标风波
在此次发布会上,董事长祁玉民还谈及了此前的中华换标风波。他澄清道,华晨确实有过优化车标的想法,但也仅仅是优化,最多是对目前的“中”字造型作一定的变形,后来因为网上民意还是更倾向于保留原先的设计,所以华晨也就打消了改动车标的计划,决定维持目前的车标造型。
祁玉民强调,华晨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中”字设计,他本人也绝无推翻过去的想法,改标流言到此打住。他笑称:车标再好也是虚的,只有车好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车好了,车标自然也就越看越顺眼了。
与此同时,祁玉民也表达了对代表华晨T动力的红色T标的欣赏。笔者个人认为,“中”字车标的可优化余地确实不大,不过T标的设计似乎略显稚嫩,与国外品牌的标记设计(比如大众高尔夫R32的R标、宝马M系的M标等等)相比,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既然要把T动力打造成一个优秀品牌,一个设计更为精美的标记还是很有必要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