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 新车频道】“你会买新能源车么?”这是现在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但实际采访中大多数消费者的回答都是“我再观望下!”
虽然国产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布新能源车型,部分车型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对比燃油车的销量来说依然是九牛一毛;而这种现象似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的新能源车型并没有亮眼的产品点,来长久获得消费者的芳心”。
不过再过不久,这种现状似乎就要发生改变了。大众近日就宣布,将在2023年底前,在中国市场投放8款基于全新纯电平台MEB打造的ID.系列车型;而今天小编我就来带您看看这即将到达战场的8款车型,究竟能不能开启全歼模式。
大众曾在2019年宣布将会在2020-2024年之间投入600亿欧元发力智能电动化,并希望在2029年之前,推出75款纯电动车型,计划全球累计销售2600万辆纯电动车型;由此可见,大众对于MEB平台的重视程度和决心绝不亚于当年的MQB。
当然光说谁不会,拿出了真家伙的可没几个。
这不自从MEB平台发布以来,大众在全球市场所发布的ID.车型那就犹如雨后春笋般,不论是小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中型轿车、中型SUV、MPV甚至沙滩车都全部囊括。
大众ID.家族车型 | ||
车型 | 上市时间 | |
ID.3 | 紧凑型轿车 | 2020年 |
ID.4 | 紧凑型SUV | 2020年 |
ID.Crozz II(ID.4X) | 紧凑型溜背SUV | 2021年 |
ID.BUZZ(ID.7) | MPV | 2022年 |
ID.ROOMZZ(ID.6) | 中型7座SUV | 2022年 |
ID. Space Vizzion(或命名为ID.5) | 中型跨界轿车(旅行版) | 2023年 |
ID·Ruggdzz(或命名为ID.8) | 紧凑型SUV | 2023年 |
ID.2 | 小型SUV | 2025年 |
ID.1 | 小型轿车 | 2025年 |
据悉,这套未来新车战略规划包括ID.系列9款新车,几乎做到了每年一款以上。
9款ID战略车型 |
前面说完了未来大众将在全球发布的9款战略车型,那么接下来咱们再来说说到2023年年底前,将在国内发布的8款车型都有哪些。
大众ID.2023年底前在华布局 | ||
车型 | 上市时间 | |
一汽-大众ID.4 CROZZ | 紧凑型SUV | 2021年年初 |
上汽大众ID.4 X | 紧凑型SUV | 2021年年初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ID.3 | 紧凑型轿车 | 2021年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ID.6 | 中型SUV | 2021年年底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ID.4 Coupe | 紧凑型溜背SUV | 2022年 |
在国内市场率先登场的是大众ID.4系列。两款新车都于11月在国内正式发布。据悉,二者都基于纯电模块化平台MEB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而外观则与传统的大众燃油SUV有着较大的改变,而动力提供单电机的后驱版和双电机的四驱版。此外,新车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前后上市,而首发版补贴后售价不超过25万。
外观上,一汽-大众ID.4 CROZZ/上汽大众ID.4 X都延续了全新家族化设计风格,整个前脸看上去非常科幻,外观造型可以说是十分大胆。而在细节方面,新车会沿用ID.家族全新大灯组设计,创新的箭形主大灯搭配贯穿整个前脸的LED灯带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进入车内,可以看出大众ID.4内饰采用了与ID.3类似的极简化家族式设计,相较于大众传统的燃油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具科技感,也更符合纯电动车型属性,其功能几乎完全由触摸或语音控制来控制;同时最特别的变化在于电子挡把与5.3英寸仪表盘连为一体的设计,挡把集成于液晶仪表盘的右侧,造型独特,用户通转动端部实现换挡,仪表盘右方也可显示当前挡位。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单电机的后驱版和双电机的四驱版,其中后驱版电机的额定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310N·m;四驱版则新增了一个前置电机,前/后最大功率80/150kW,前/后峰值扭矩162/310N·m。电池部分,则匹配了一块85kWh的电池,可实现550km的纯电续航(NEDC标准)。
●为什么大众会在中国首发立项更晚的“ID.4”?
我们都知道,MEB的首款车型并不是ID.4,而是在海外酝酿多年的ID.3;那么这一次为什么大众会在中国首发立项更晚的“ID.4”?
其实原因很简单:
1、因为ID.4是一辆“SUV”。
环望中国市场这几年,特斯拉靠着Model 3赚得盆满钵满,这也让大多数消费者产生了新能源轿车只看Model 3的观念,所以大众这一次也选择避其锋芒,并抢在Model Y发布前正式亮相。
同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内消费者对于“两厢车”似乎并不感冒。
就拿高尔夫来说,其实高尔夫在国内销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地步,对于真正喜欢他的人来说高尔夫是个完美座驾,那必须非他不买;而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为啥要花这么贵的价格,去买一个空间远小于同级别的两厢小车,这也就是为啥当时火的是捷达(三厢版MK2),而不是高尔夫。
大众作为最懂中国消费者的车企,自然不会再去趟这趟浑水。所以这一次大众对于MEB在中国的首次发布,当然要选择一个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车型来打开这个全新的市场,尽可能提高ID.系列的市场认可度。
2、ID.4立项晚,技术更成熟
早些时候,ID.3在诞生之初,那真的是饱经风霜,每天成百上千的系统错误,让ID.3一次又一次的推迟;而到现在,似乎都还没真正完全解决。
在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容错率是远不及欧洲市场;倘若现在首发还是在修复中的ID.3,那基本上中国消费者对MEB平台就不会抱有太多期待了,毕竟谁都不想重演当年三星“Note7”的故事,同时也为对手特斯拉来了一次助攻。
而ID.4作为立项更晚的产品,那必然会避开此前ID.3上无法弥补的错误,因此也让ID.4成为了更成熟的产品。
通过这两点原因我们也可以看出,ID.4对于大众来说,就是用来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的一座桥;如果这个桥地基打的不够稳,随时倒塌的危险也会让大众错失进入这个全新市场的机会,而只有将桥建的足够稳,那才能换取未来傲人的销量。
不过小心翼翼的大众为了进一步提高机会,还将这座桥分成了两座来建,一座一汽-大众,另一座上汽大众,并希望两家都能按照自己对市场理解来进一步打磨产品。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