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音响的酸甜苦辣 资深编辑亲述音响改装心得
本次笔者用自己玩音响的历程来现身说法,各位可以看看“搞”汽车音响的正确心态:只有在安装、实验与实践的过程中,才会摸索出汽车音响的体验,这是玩汽车音响追求声音的精神所在。
我玩汽车音响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傲人的器材,现在的系统所发出的声音也只是尚可,若有什么值得分享的,大概也只是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中尽量做出合理声音的经验。记得以前看到某杂志中有位前辈曾说过,花在汽车音响上的钱有一半是浪费的。这句话我很赞同,但当时不能理解的是,另外那一半钱到底浪费在哪里?
第一次换喇叭
我的第一部车是1996年花3400台币从同学老爸那买的、快要报废的800cc两厢小车。
当时我对家用音响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原车音响实在太单薄了,就像是很憋脚的床头音响。只有前面两声道,声音平淡无味,音量又小,不像现在一般新车的原厂音响已有大幅度进步,高档的更是有8喇叭、CD&MP3主机或换片机等配备。所以现在的车主比起以前可以说幸福多了。
为了得到好的音质效果,异想天开的我跑到台湾知名的电子商城集散地——中华路,买了一对SONY的同轴喇叭,把它并联在原来的喇叭上。那时我还不知道,原车音响表现不好是因为主机功率不足。结果才发现,装上后声音变得更单薄,失真更大!
这种用800人民币买来的破车是陪伴笔者六年的交通工具。
穷学生大投资
接上不到两分钟后,我就把它拆下来,马上跑去找一位在做售车业务的同学表哥。
同学表哥带我到延平南路一家蛮有名的店家,换了一台当时挺流行的低价韩国主机,并在后方障板装了ALPINE 6.5吋同轴喇叭。另外又加上一对还不错的高音和一对号称日制的SOHO 4吋单体,并把原厂系统送给了店家,还倒贴他两千多台币。
老板问我要不要换发烧线?我想若换发烧线,我的烂系统不一定会发烧,但我的脑袋壳肯定会发烧!听到他店里动辄2万、5万的系统,就知道汽车音响暂时与穷学生的我无缘了。
8000多台币对于当时的大学生而言,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现在想起来这样的搭配似乎不太恰当,应该先升级主机,后音场沿用原厂,再把主要钱花在前音场喇叭上,这样比较实际些。
不过早期并没有前音场的观念,因为一般来说,喇叭装在后障板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所以以往都很重视后方喇叭的质量。而现在则大都讲究前方的喇叭,类似家用音响的聆听效果。
EQ的选择相当重要,质量不好的会让你的耳朵不能忍受。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