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吊车的操作技巧有哪些
自卸吊车操作技巧众多,涵盖作业前、作业中与作业后的各个环节。作业前要检查各部件,伸出支腿并调平,空载运转检查装置;作业中起吊应缓慢匀速,避免被吊物在驾驶室上方通过,与带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等;作业后要收回臂杆、挂好吊钩、制动牢固 。这些操作技巧是保障自卸吊车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每一步都不容忽视。
在司机资质方面,这是操作自卸吊车的首要前提。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且专业的培训,成功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以及起重机械作业特种作业证。这两个证件如同两把“钥匙”,为安全规范操作自卸吊车打开大门。要知道,酒后、身体不适或无证的情况下操作,就如同在悬崖边缘行走,随时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危险事故。
维护保养同样是不可轻视的环节。按照厂家规定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检验,就好比为自卸吊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定期的维护能让各个部件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而定期检验则像是为自卸吊车做全面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其始终保持最佳性能。
操作限制上有诸多明确要求。依据起重特性表进行操作是铁律,绝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去超负荷作业。停放时,地面一定要平整坚实,否则自卸吊车就如同站在不稳定的基石上,容易出现倾斜甚至侧翻。在行驶前,必须将臂杆、吊钩及支腿全部收回,行驶过程中保持中速。当遇到特殊路段,如崎岖山路、湿滑路面等,要提前减速慢行。特别是在冬季,路面容易结冰,更要做好防滑措施,给车辆安装防滑链等,为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作业前准备工作细致且关键。首先要伸出支腿,若地面松软,需在支腿下垫上枕木,以此调整车辆达到水平状态。而且在无荷载时就要调整好支腿,一旦作业开始,严禁随意扳动支腿操纵阀。同时,要仔细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像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断裂,吊钩是否有裂纹等。完成这些检查后,进行空载运转,进一步检查各个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还要时刻留意回转范围内是否存在障碍物,为后续作业营造安全空间。
试吊环节也不容小觑。当场地松软或者起吊较重物件时,试吊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试吊,可以提前了解车辆的起吊能力以及被吊物的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车辆是否稳定、起吊装置是否正常等,为正式起吊提供可靠参考。
起吊操作过程中,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起吊有着严格限制。起吊正常情况下应保持缓慢匀速,这样能保证被吊物的平稳,避免因速度过快而产生晃动甚至掉落。一定要避免被吊物在驾驶室上方通过,同时作业区域严禁人员站立,防止意外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与带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这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举措。吊钩与滑轮也要保持合适距离,防止出现缠绕等故障。在吊装过程中,不准对机件进行检修和调整,司机要与起重工密切配合,严格听从指挥,确保起吊工作顺利进行。
自卸吊车还有一些其他规定。严禁作业人员搭乘吊物,禁止触摸钢丝绳和滑轮,这是保障人员安全的基本要求。停工或休息时,不要挂着吊物,避免因意外导致吊物坠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放下吊物,防止事故扩大。
自卸吊车在自卸环节也有技巧。车辆起步时不要过于猛烈,行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死角。换挡时要注意转速与车速的合理搭配,切不可强挂。车辆行驶时,底盘取力器必须停止动作,手动操作阀要处于中停位置,严禁将其操纵到举升和下降位置行驶。车厢内的货物要均匀分布,避免严重偏载行驶、倾卸。卸料前,一定要仔细确认车辆两侧及后部没有人员,并且经常查看举升限位装置是否完好。在卸料过程中,要注意使车辆站稳。车厢举升时,应将发动机转速控制在2000r/min以内,特别是在车厢举升到40°以后,更不能加大油门,以免损坏限位阀等机件。卸完料后,要等货厢与底盘大架完全合拢再将车开走。不可在满载举升中途突然将升降手柄推向“下降位置”,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操作,也必须小心谨慎,尽量放慢降落速度,切不可猛然将车厢落到底。不可使用猛提车 - 猛刹车的方式卸货。卸完货后,须脱开取力器才可行车,行驶时取力器不可位于“接通”位置。
总之,自卸吊车的操作技巧贯穿整个作业流程,从准备到起吊再到自卸以及后续收尾,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只有严格遵循这些操作技巧,才能确保自卸吊车作业安全无虞,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为工程建设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